为积极响应“清朗”专项行动,9月14日,中网联智库协作机制在京举办“未成年人网络隐私保护”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的专家学者,以及未来网、小红书等平台企业代表,从行业现状、治理难点、法理探讨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交流,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前瞻性、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研讨会上,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未成年人网络隐私保护需要平台、社会、家长等多主体联动,单靠一方肯定不行。平台是很重要的抓手,在对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的同时,也需要不断加强内容治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晓春认为,“内容平台需要建立针对未成年人的合规体系、投诉举报体系等,进行预防性机制的设计,设立相应的机制处置。”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于旭坤从六个方面,对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提出思考。其中包括,平台需要确立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的原则与规则,并设立专人专岗负责,制定未成年人信息保护的制度、完善安全策略等等。
未来网项目总监徐东认为,“未来网针对未成年人隐私,先从技术上把关,然后进行人工审核,我们还做了一块网络素养教育,从孩子到家长,包括社区、学校,开设了网络素养课程,引导帮助家长、社区和学校共同增强未成年人隐私保护意识,加大对未成年人的隐私保护力度。”
小红书首席风险官许磊透露,除刚刚上线的《未成年人内容管理规范》,小红书内部也形成了《未成年人网络隐私保护规则》,出台了不同层级治理标准。今年初还组建了包含运营、产品、研发、审核等多个部门人员组成的未成年人保护专项团队,对包括未成年人用户模型、年龄识别模式等多类模型进行了升级,大幅提高了计算机审核的准确率。在2022年暑期网络环境治理专项行动中,专项团队共处理涉及侵害未成年人内容超2.5万条。
会议提出,未成年人是一个特殊群体,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国10.51亿网民中,19岁及以下网民占比接近18%,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接近95%。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成长空间。要更加关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加强前沿问题研究,努力在治理主体、治理规范、治理手段、治理方式、治理保障等方面探索形成新的思路共识。下一步,中网联将充分发挥“服务支撑、桥梁纽带、示范引领”作用,广泛凝聚各方力量,守正创新、强化落实,为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持续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