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亿,宜昌的这波红包雨等你来领取

2021-11-08 10:51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罗丹燕  审核:熊鹏

最近关于宜昌的热点话题很多

新出台的人才政策

就是其中之一

11月5日

宜昌召开人才工作会议

端出了“1+4”人才政策

这一揽子政策,具体为:《关于进一步优化人才生态加快人才集聚打造区域性活力中心的实施意见》《宜昌市产业领军人才“双百”计划实施办法》《宜昌市人才安居暂行办法》《宜昌市人才分类服务保障暂行办法》《城市场景营城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测算,未来5年全市人才综合投入将达到70亿元以上。

对于政策的目的,也很清晰,即到2025年,宜昌城区新引进大学毕业生以上各类人才20万以上,新增人才总量40万,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00万。

与此同时,带动城区新增人口40万以上,城区常住人口达到200万以上。

今天,我们一起来深读。

政策

对于多数人来说,最大的疑问莫过于何为人才?自己是否符合人才的标准?

那么在《实施意见》里,明确提出所要引育的人才,包含了产业领军人才、科技创新人才、高技能人才、金融人才、乡村振兴人才、社会工作人才、文旅文创体育人才、名师名医名家、新动能人才、青年大学生等10个方面。

因为进入应届毕业生找工作黄金季,我们特别将青年大学生相关内容拎了出来:

■取得全日制本科、高职高专院校毕业证书,且毕业5年以内的大学毕业生.;

■高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历且获得相应学位且年龄在30周岁以下的人才;

■取得国内高校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历且获得相应学位的人才。

对于这些人才,其待遇也作出了明确:

企事业单位(含中省在宜企事业单位)新引进的博士学历以上人才,3年内发放15-30万元生活补贴,紧缺急需人才可一次性发放到位,加上10万元的购房首付款补贴,博士最高可达40万元。

毕业5年内的硕士、本(专)科生到企业就业、灵活就业或自主创业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的,3年内每月分别发放1000元、500元的生活补贴。

同时,在安居方面,包含实习求职免费住、发放购房首付款补贴券、就业3年免房租、购房贷款额度最高可贷75万元、公积金单位负担部分不低于1000元等配套。

出台

尽管宜昌这波针对人才的“红包雨”看起来突然,实质上,5个月以前就已有“端倪”。

就在5月16日,宜昌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会议,尽管公开报道没有介绍会议议题,却有这么一句表述:“要切实解放思想,提高政策的协同性、集成性、系统性”。

由此可见,这里所说的“政策”,应是现在已端出的“1+4”政策的雏形。

我们再往后看。到了8月26日,宜昌市召开人才工作专题办公会,这次明确讨论了《关于进一步优化人才生态加快人才集聚打造区域性活力中心的实施意见》。

从这次专题办公到现在正式推出,再次历经2个多月的时间,可见每一条政策的背后,涉及的内容绝非政策本身所能容纳。

我们知道,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其政策的出台必定有其深远的战略背景和现实考量。那么,在这样一个关口,推出一套重磅人才政策,意欲何为?

解答这个问题本身并不难,从宜昌市的战略目标中便可知一二。

早在6月27日召开的宜昌市委六届十五次全体会议上,宜昌便提出,要打造区域性科创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消费中心、活力中心。

前面4个中心都有具体的领域指向,倒是这个活力中心,显得较为宽泛。

在对外推介时,宜昌市委书记王立表示,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很少将“活力中心”作为城市的战略目标,而宜昌提出这样一个意向性的目标,就是要为青年人筑城。

以此为战略依据,那么这套政策的出台便有其必然性,它与宜昌打造区域性“活力中心”紧紧相连,甚至是其重要载体。

效力

如果我们跳出宜昌,不难发现,引才,是全国各地的重要议题。

在人才引进上,各地都在“八仙过海”,端出各自的神通,不仅出台了极具竞争力的政策,还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对人才的定义,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如杭州将90后快递员李庆恒认定为高层次人才;在电商直播领域被称为“带货一哥”的李佳琦作为特殊人才落户上海;深圳从2017年起将每年11月1日定为“深圳人才日”……

因为各地已有共识:人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重要基础。

在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王立指出,随着经济发展进入知识和技术密集时代,处于强产兴城、建设“六城五中心”关键阶段的宜昌,比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

这种渴求,从当前看,是产业发展的需要。毕竟产业结构关联着人力资源结构。

我们在上一期已分析,面对席卷而来的人工智能、清洁能源等为主导的产业革命浪潮,宜昌正加快推动从绿色化工向新能源、新材料裂变跃升,这无疑需要强力的人才支撑。

在 “1+4”人才政策中,也已明确提及,即希望通过引进人才服务于宜昌现有的产业发展,也希望领军人才将最前沿的产业带到宜昌,实现以人聚产、以产聚智。

用长远目光来看,“1+4”人才政策,所要解决的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一座城市要想永葆生机活力,避免未富先老、未富先衰,吸纳源源不断的年青人集聚,持续为城市注入活力与生机,则是唯一的有效途径。

那么再来看我们在本文开篇所期待的政策效力之一——引进20万以上的大学生,就变得更容易理解,宜昌为何把为青年筑城作为自身的不懈追求。

而这种追求已然变成行动,在这次出台的政策中,明确提出创新打造城市、产业、消费、生活和政府公共服务新场景,持续增强城市创新活力和对人才的吸引力。

因此,宜昌准备好了,你是否愿意来此追梦、筑梦、圆梦?(记者 雷鹏程)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