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台美丽乡村入画来

2020-09-03 13:59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李敏  审核:刘小凡

黄家台村全貌

黄家台水库

村两委现场踏勘药材种植项目

中蜂养殖技术培训会

装载机就业培训

黄家台移民新村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郑明强 摄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田豆豆

茂密的树林,蜿蜒的公路,如镜的水库;崭新的村庄、干净的街道、争艳的花坛……初秋时节,漫步在夷陵区樟村坪镇黄家台村,记者尽情地享受清静、清爽、清凉。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记者怎么也不会相信,在这白云深处,居然还有如此美丽的村庄。这里不愧为“湖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湖北省绿色示范乡村”“湖北省省级生态村”。

加快发展——

让集体腰包鼓起来

黄家台村境内矿山企业多达7家,因此,采空区搬迁任务重。加之精准扶贫的推进,居住偏远的贫困户也需要搬迁安置。

兴建移民安置点,钱从哪里来?如果“等靠要”,就无法保证按时完成搬迁任务。村两委经过反复权衡,决定多方“化缘”:上面要一点、村里贷一点、企业捐一点,共募集资金3000多万元,在村中心“黄金地块”劈山填壑造地。经过两年多的艰苦施工,终于建成了4个新型移民住宅小区,180多户村民搬迁入住。

移民搬迁工程和基础设施配套工程的不断投入,耗尽了村集体经济“元气”。

建设美丽乡村“捉襟见肘”。当了15年村干部的郭道明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后,感到“压力山大”。

要恢复和壮大集体经济,必须发展产业,这是唯一出路。村两委一班人清醒认识到,首先要解决的是村里408户1318人的吃饭问题。

村委会很快与境内3家企业签订就业协议,让500多个劳动力家门口就业。截至目前,村里有40%的村民在当地矿山企业务工,村民70%的收入也来源于此。

村民端上了稳固的“饭碗”后,村两委紧接着就想办法解决集体“腰包瘪”的问题。经过半年多的筹备,黄家台首家村集体企业——兴台建设有限公司应运而生,主营运输、土建等业务,年收入300多万元。

“一条腿”走路不行,必须工农结合。村委会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引导村民发展核桃1400亩,九月秋笋200亩,种植玄参、白芨等中药材100亩,养殖中蜂200笼。

2018年,全村3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2019年,村人均收入达到23000多元,村集体收入达到900多万元。

舍得投入——

让偏远山村美起来

在黄家台小区,记者见到一辆环卫车行驶在小区主干道上,一名身着蓝色工装的保洁员正挨家挨户清收垃圾。“如今乱扔垃圾的少哒。”保洁员老董感叹。

据郭道明介绍,村委会一次性投资20多万元,为全村所有农户及村内企业免费发放600多个专用垃圾桶,购置了2台垃圾清运车,并配备两名工作人员负责村内垃圾清运。

村委会还组建了绿化专班,招聘4个村民对300多户村民房前屋后的花草实行统一管护,专班人员打卡计酬,群众满意度与待遇挂钩。

“近几年来,为做好育苗绿化、大型灌木栽植、小区造型等工作,村里每年至少要花费80多万元。”郭道明说,村境内70%村级公路边都完成了绿化美化,在人口密集区兴建了六个小型绿化广场。

村里还出资安装398盏节能环保太阳能路灯,全镇率先实现主干道交通照明全覆盖;建四个微动力污水处理系统,补齐了农村污水排放短板;投资37万元,成功打造三个美丽村湾和24个美丽庭院。

村貌焕然一新,但有些村民乱丢垃圾的坏习惯却不易改掉。黄家台村是黄柏河东支流的源头,必须加强整治。

制定村规民约,宣传入脑入心,做到家喻户晓,效果十分明显,村民的坏习惯很快得到纠正。让人犯愁的是,村内7家磷矿开采和探矿企业的矿车司机随手扔垃圾不好管。

如何破解难题?村治安保卫委员会与村内企业签订交通社会化管理协议,利用技防加人防的手段,很快解决了过往司机乱丢垃圾的不良行为。

转变观念——

让农民精神富起来

去年2月24日,黄家台村选派39名党员和村民代表到夷陵区委党校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培训。很少出门的“泥巴腿子”进党校学习,一个个热情高涨,收获满满。

“选送他们去党校学政策、学法律、学环保,效果非常好。”郭道明说,今年计划再投入40万元,分4批选送党员和群众代表到区委党校学习。全村计划培养400个“明白人”。再通过教育培训,让村民精神也富起来。

王德炽作为首批村民代表被送到夷陵区委党校学习。通过一个星期的“充电”,他的思想发生了很大转变,特别是对“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理有了深刻理解。

从区委党校学习归来,他主动找到村委会负责人,“就从我家堂屋开一条暗沟连接管道,免得小区每年夏天都要泡在水里。”

施工那天,村干部下不了手。王德炽只好亲自抡起铁锤,毫不犹豫地砸向瓷砖地板,一条暗沟穿堂而过。王德炽家的堂屋“破了相”,小区20多户村民再也没被淹过。

黄家台村是磷矿资源富集区域,企业与村民们时常因山林、田地、补偿问题争得面红耳赤。村两委一班人认识到,美丽乡村建设不能光有“颜值”,没有“气质”。

以“法治矿区、生态林区、特色景区”建设为契机,黄家台村引导全体村民学法守法用法,除传统的普法方法外,村里还积极创新普法载体与形式,使群众学法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

近几年,村里还投资30多万兴建了法治文化墙、法治文化十里长廊、普法宣传一条路等一批法治文化阵地。全村持续开展“看法治频道写心得体会”有奖活动,目前已为获奖村民兑现奖金1.7万元。

声声入耳,句句入心。在村委会的荣誉室里,墙壁上又多了几块匾牌:“宜昌市首批民主法治示范村”“宜昌市第二批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省级法治建设示范村”。

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民主管理和谐美……昔日定下的“五美”建设目标,今日已逐渐成为现实。当下,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已是黄家台村的一张亮丽名片。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黄家台村委会提供。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