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力化动力 ——五峰五倍子产业助力脱贫攻坚观察(下)

2020-08-12 12:45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李敏  审核:刘小凡

资料图片 五峰宣传部提供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金贵满 宋志豪 通讯员 王登府 杨威

选对了路,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

五峰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镌刻于心,在经济发展中不管遇到多大困难,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动摇。

在保护好生态的前提下,五峰“打开山门”,“跳出五峰发展五峰”,积极探索现代农业+生态文化旅游业+飞地经济发展新路子,现代经济体系建设加快,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

2019年,全县茶叶综合产值达30亿元,中药产值达6.3亿元,养蜂综合产值1亿元。全县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5.98亿元,五峰民族工业园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1亿元。

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五峰生态底色更靓、产业结构更优、脱贫质效更高、发展动能更强。

龙头舞动:“神奇果”凸显生态效应

一颗小小的五倍子,从原料到精深加工产业链的最高端,附加值可增加300倍。

8月6日,记者在五峰赤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看到,灰白色的五倍子干果经过浸提工艺,浓缩后变成淡黄色的单宁酸、没食子酸系列产品。

今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收入达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5.5%;产品出口同比增长24.6%,创汇293万美元。公司实现利润1664万元,同比增长55%。

“疫情影响下,赤诚生物能逆势增长,得益于拥有独特的五倍子资源和技术领先优势。”五峰赤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赤清自豪地说,公司五倍子精深加工产品已有10多个品类,出口1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食品加工、工业制造、航空航天、芯片制造等领域。

倍蚜虫选育中心、苔藓品种展示园、盐肤木品种展示园、中药材品种展示园……长乐坪镇百年关村,是五峰赤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重点打造的林、药、蜂特色产业示范基地。

“我们公司每年需要干倍果6000吨,建好‘第一车间’,带动山区群众增收脱贫,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赤诚生物公司综合部主任张品德说,为实现全产业链发展,赤诚生物运用“公司+科研所+基地+协会+倍农”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和“林、药、蜂”产业融合模式。在20个产业村发展五倍子标准化倍林基地20000亩,引导农民开展倍林改造,利用荒山荒坡、林间闲地发展倍林。同时,在倍林下套种中药材和养殖中蜂,直接带动农户2000户,辐射带动1100户。

全球95%的五倍子产自中国,而五峰山区则是中国五倍子的主产区。赤诚生物依托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林科院设立“全国五倍子高效培育与精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每年整合资金500万元助力五倍子产业发展。

目前,全县改造野生倍林14万亩,建设人工标准化倍林6.7万亩,与1000多个贫困户签订五倍子保护价收购协议,每年直接增加倍农收入1000多万元,基地农户年增收4250元。

绿色转型:“飞地经济”添发展之翼

8月6日,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举行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总投资56.3亿元的19个项目启动建设。

此次项目开工的所在地五峰民族工业园,是由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与枝江市人民政府共同探索创新,按照“合作共建、封闭运行、利益分享、共同发展”模式创建的飞地经济园区。

2011年,五峰与枝江共建8.71平方公里的民族工业园区。9年来,园区自主投资、自主招商、自主管理,构建促进县内劳动力转移就业、引导生态移民、推动工业发展培植财源的重要平台,成为贫困山区、民族地区借地兴工的典范。

“我们用绿色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大胆跨出‘山门’,跳出五峰发展五峰,蹚出了一条新路子。”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委副书记、县长万红介绍,为构筑长江生态屏障,拥有大量矿产资源的五峰,近10年来关闭非法矿山企业100余家,没有新增一家矿产开发企业,没有新批一个水电开发项目……在大办交通和迁建县城的情况下,森林覆盖率不降反升。据中国环科院定量评估,五峰全域生态价值已达5000亿元。

海绵砂块、水砂纸、树脂切割片……谁能想到,这些街边五金店常见的“小不点”,湖北重泰研磨公司竟能在一个“飞地”园区生产,而且年销售额过亿元,产品八成销往国外。

公司党支部书记马连峰说,重泰研磨2014年从义乌搬迁至五峰民族工业园,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升级。去年,公司又成功攻克新型网格砂布技术,实现无尘机械高效打磨,作为高效环保战略性产品,将大量取代现有砂纸砂布,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赤诚生物产业园项目、国药中联五峰中药全产业链发展项目的开工,民族工业园已初步形成珠宝首饰、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五大产业格局。”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唐劲介绍,2011年以来,五峰累计筹集资金13.5亿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各类企业102家,竣工投产32家,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14.9亿元、税收1.76亿元。同时,在宜昌中心城区核心地带建设企业总部大楼,成为推动园区大开发、大发展的新引擎。

生态旅游:“土凉茶”咂出“甜滋味”

立秋未入秋,暑热难消。

在海拔2200米的五峰独岭之巅,五峰国际滑雪场景区内。来自武汉的游客“珍妮花”躺在云顶酒店,赏群山浮动,看红日出海,畅享清凉。

五峰现有林地302万亩,森林蓄积量873.4万立方米,是武陵山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湖北著名的“天然氧吧”。

旅游专家形象地比喻,五峰就是一杯令人陶醉的“土凉茶”:占比84.8%的土家族人口以及源远流长、灿烂厚重的土家族文化;最高海拔2320米、平均海拔1100米造就的凉爽气候;遍布青山绿水间的21万亩生态茶园,构筑了“中国名茶之乡”的美丽特质。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近年来,五峰推动路网建设,陆渔一级路贯通,宜张高速通车……总长178公里的351国道线景观廊道,串起宜红古茶道、柴埠溪、长乐坪、后河、五峰国家滑雪场、白溢古寨等景点,形成百里画廊经济带。

春天采茶,夏天避暑,秋天赏叶,冬天滑雪。就在这条生态经济廊道上,五峰擦亮“世界茶旅之乡”、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金字招牌,将沿途茶园打造成观光体验景区,举办土家茶乡女儿会,以文化搭台,文旅融合,茶旅融合,让土家民俗风情尽情绽放。同时,推动“一茶两中五园”农旅融合,以国有林场和自然保护地为重点,大力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产业。

8月10日,长乐坪镇,天刚蒙蒙亮,气温21℃。甘沟村二组的邓南芳背起背篓下田,掰玉米、摘南瓜,为客人准备早餐,7月份以来,家里的客栈接待客人80多人次,收入2万多元。镇党委书记谢陈陈说,全镇140家农家乐,暑期常住避暑游客每天达1500多人,今年避暑经济收入将突破800万元。

“优良的生态是不可复制的旅游资源,正为五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在五峰做了10多年导游的李慧说:“高山深壑,曾给这里老百姓造成贫困。但现在,绿水青山变成了惠及子孙的聚宝盆和绿色银行。”

去年,五峰接待游客360万人次,旅游收入32亿元。今年疫情防控解封后,随着夏季来临,五峰境内的长乐坪、栗子坪、北风垭等地,再次成为各地游客前来避暑休闲的热门打卡地。而随着横贯五峰的宜来高速、宜张高速建成,五峰发展格局更加优化,旅游产业将呈现量增质升好势头。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五峰,守得青山,富了口袋,日子甜蜜!

短评

增强绿色发展自觉

山门内,现代农业+生态旅游生机勃勃;山门外,“飞地经济”园区新兴产业动能强劲……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五峰着力让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融合推进,蹚出山区脱贫新路子。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山是五峰人民的生息繁衍之地,同样也是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发展之基。五峰干部群众用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向绿色转型要出路、向生态产业要动力,绿水青山最终会成为养一方山水、富一方百姓的金山银山。

“继续在绿色发展和区域发展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是省委、省政府对宜昌的重托,市委六届十三次全会明确要求“要全力推进绿色发展”。面对这样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要更加深刻地理解、更加自觉地践行“两山”理念,努力维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精细平衡,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

在保护好绿水青山的前提下,充分挖掘绿水青山的经济效益,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应对风险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长久之策。我们在路上,我们再努力!(杨林湖)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