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化软实力成为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2024-01-12 16:29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金睿  审核:熊鹏

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既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源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促进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伍家岗区肩负着建设世界级宜昌城市新中心建设的光荣使命,要以更高的站位、更精的布局、更实的举措打响“千年文脉天然塔,十里滨江伍家岗”文化品牌,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城市发展新动能,增强城市创新黏性。

强化龙头带动,激活源头活水。文化产业集聚是提升文化生产要素生产率,扩大规模经济、促进产业关联、提升生产效率的重要方式。要在谋篇布局上下功夫,充分利用伍家岗区城市新中心建设“2+2+2”产业布局的总体规划,推动都市文旅和创新创意产业的集聚发展,从源头上完善产业创新链,优化布局文化产业上下游协调联动,形成有效的文化产业生产、交易、消费创新链条,促进集约化发展,强化整体风险抵御能力。要在双招双引上下功夫,坚持以旗舰型文化企业带动文化产业发展,聚力发挥龙头企业的影响力,利用“鲶鱼效应”做到“引进一个带动一批激活一片”;以创新型优秀人才促进文化事业良性循环,搭建平台培养发展艺术家、工艺美术大师、文化专业大学生、草根群体、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典型文化群体影响力以及众创空间、文化中介服务组织、互联网文化产业聚合平台等创新文化市场主体,激发产业更新创新活力。要在区域协同上下功夫,在宜荆荆都市圈区域发展战略带动下,梳理都市圈文脉,配置多元的跨区域协同生产主体,培育城市旗舰型文化企业,引导建立跨区域的文化生产企业或生产基地,形成文化生产的跨区域生产网络,以文化产业要素的跨区域集聚推动文化产业更好地进入国内和国际双循环,带动形成更加精准的文化生产市场。

坚持文化赋能,做足融合文章。文化产业消费是激活城市文化创新活力、提升城市品位、更新城市文化理念的重要路径。一方面要把握传统优势,持续擦亮文旅品牌,充分发挥九码头、中南路文体商旅综合体示范带动效应,做好宜昌国际马拉松等大型体育赛事、“宜荆荆恩”非遗传承等大型文艺活动、新春灯会、焰火晚会等群众身边的文化项目;发掘长江文化和码头文化,串联沿线天然塔、亚细亚油罐、“大撤退纪念园”等优质资源,打造“滨水+度假”“城市生活+度假”“特色产业+度假”“文化主题+度假”“游轮+度假”等典型模式;聚焦“露营经济”,打造江豚广场、城东公园、柏临河湿地公园、求雨台公园等网红“周末打卡点”;搭乘“文艺快车”,深入群众创作大众喜闻乐见、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文艺作品,让城市文化消费从“高大上”走向“接地气”,成为社区文化客厅、社区居民阅读空间、社区居民娱乐空间、社区居民消费空间的集合体,带动居民的城市文化生活。另一方面要转移新兴赛道,拓展城市文化产业项目门类,创新衔接新兴文化产品,关注数字化革命和新型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催生出人工智能、网络文化云服务等新兴产业业态和模式,例如网络直播和电竞领域产生的巨大流量效应;加速文化创意设计与制造业融合创新,提升产品文化附加值;推动数字文化科技的运用,更广泛覆盖青年群体。

优化营商环境,力促百家争鸣。在顶层设计上通过管理制度、规划设计、行为规范、文件约束等方式,积极完善文化产业生产政策,创造性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大文化产品补贴力度,降低文化公共产品价格;在信贷、土地、财税等政策上降低准入门槛,活跃市场主体。要紧抓宜荆荆都市圈文旅消费一体化发展机遇,背靠宜昌东站客运枢纽,大力带动市博物馆、市规划馆、区市民活动中心等传统公共文化消费市场,打造独特的城市文化魅力街区。还要充分发扬“店小二”精神,大力推行全程网办和一次办好审批,优化企业注册流程;要总结沿江高端酒店项目“一个酒店一个服务专班精准发力”的好做法好经验,对文化产业摸清底数、通盘掌握,做到心中有数,杜绝“水土不服”等主客观因素,紧密跟踪、靠前服务企业落地发展。

(伍家岗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区总工会主席 张友兵)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