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 高杰
5月中旬,我随宜昌市党政代表团赴厦门、深圳、东莞、广州四地考察学习。厦门市通过30多年持续治理,将筼筜湖从一个垃圾遍地、臭气熏天、鱼虾绝迹的人民“烦心湖”蜕变为水清岸绿、白鹭绕膝、鱼翔浅底的“城市会客厅”,厦门经验让我深受启发:
一是坚持高位引领。1988年3月,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的习近平同志主持专题会议,确定筼筜湖治理方略,开启了筼筜湖的蝶变。厦门市“五大家”主要负责人高度重视,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昔日黑臭的筼筜湖终于脱胎换骨。当前,省委赋予宜昌“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加快打造世界级宜昌”新的目标定位,给宜昌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将立足国际视野、对标世界一流,把长江生态保护修复摆在压倒性位置,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升级版,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宜昌”。加快编制出台“美丽宜昌”建设规划纲要,开展不同领域、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美丽单元实践,探索形成特色鲜明、形式多样、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美丽宜昌”建设模式。
二是坚持精准施策。筼筜湖的治理精髓是当初科学制定的“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的二十字方针。为活化水体,畅通筼筜湖“经脉”,厦门市没有循规蹈矩,而是利用潮汐差,连通湖海,原来的一湖死水便“活”了起来。总磷是长江宜昌段的首要污染指标,是实现水生态环境质量根本性改善的制约瓶颈。我们将聚焦“三磷”污染治理,在黄柏河流域率先开展纳污能力核定,在磷矿企业执行更加严格的排污标准。逐步推进居民小区洗衣机污水纳管工程,从源头治理生活源排放。以网格化管理体系为空间基础,建立“网格单元-污染源-排污口-水功能区-控制断面”全链条管理体系。推动水生态环境保护由污染防治为主,向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等要素治理转变,落实入河排污口和水功能区监督管理,提高流域精细化管理水平,构建全市水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的新格局。
三是坚持系统治理。1988年起,厦门市先后四次修订《厦门市筼筜湖区管理办法》,专设筼筜湖管理中心和城管筼筜中队,破解“九龙治水”难题。将整个湖泊水系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实施汇水分区、西水东调,实施截污控污、生态清淤、生态补水、种植红树林等生态修复保护工程,减少入湖污染物总量,提升整个湖泊环境承载力。宜昌“两江四水”纵横交错,湖库塘堰星罗棋布,既是优势生态资源,也是重点保护目标。我们将以黄柏河流域综合治理为蓝本,持续深化小流域综合治理,大力开展美丽河湖建设,从治理“主动脉”向修复“毛细血管”延伸。推广黄柏河、玛瑙河生态补偿经验,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跨区域横向补偿机制,积极探索基于GEP核算的生态补偿机制,逐步实现综合生态补偿可量化、规范化、制度化。积极推进“水润宜昌”水网建设、“无废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建设等,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打造长江生态保护修复“宜昌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