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柳兵
5月中旬,我随宜昌党政代表团赴闽粤两省厦门、深圳、东莞、广州考察学习,从海峡畔到珠江口,强烈感受到对外开放窗口前沿城市在科技创新、城市规划、基层治理等方面的优势,不仅看到了差距,也帮助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未来的努力方向,更加坚定了谋发展的信心。
一是聚焦重大决策部署,在提升财政保障能力上“亮真招”。四地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圳前海、东莞滨海湾新区、广州南沙在聚焦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先行地、青年人才集聚地等战略部署上领悟深、定位高、落地快,各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显著,为内地城市谋求高质量发展增添了信心。财政部门学习借鉴四地先进经验,首先是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长江、视察湖北、首站到宜昌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省委赋予“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加快打造世界级宜昌”的目标定位,既坚定发展信心、知重而担,又坚持底线思维、向难求成,驰而不息推进财源建设,抢抓政策机遇向上争取资金增加财力,为服务保障市委市政府重大工作安排落实落地提供坚实、可持续的财力支撑。
二是聚焦重点项目建设,在破解筹资融资难题上“谋新招”。四地身处改革开放到新发展阶段的最前沿,面对诸多挑战与困难,始终勇于实践、敢于突破,自贸区、规划馆、重点科技企业、创新产业基地无不彰显闽粤地区的澎湃活力。当前,我们在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和扶持重大产业项目上面临的筹融资困难前所未有,财政部门坚决破除“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旧观念,创新运用市场化工具,推动破解项目筹融资难题。一方面,不断创新融资方法,统筹财政预算资金和政府债券资金,综合运用特许经营权、基础设施REITs等工具,保障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另一方面强化统筹,集中资金资产资源聚焦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等领域,推动优势产业提档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支持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投产,不断激发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三是聚焦产城融合发展,在吸引留住青年人才上“出实招”。四地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构建起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特别是打造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创新人才集聚地,助推青年人才虹吸效应突出,给内地城市留住青年人才带来了一定压力,宜昌实现产城融合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财政部门将坚持突出公共财政属性,持续优化调整支出结构,确保把财政支出的80%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持推进“急难愁盼”的民生项目实施,持续提高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努力提升城市承载力;全面推进“1+4”人才政策落地见效,全力保障人才安居政策,推动建立收入回报与产业发展成果相适应的机制,以最大诚意、最实举措打造青年人才招引“强磁场”;服务保障重大节会活动,支持城市品牌塑造与传播,努力提升城市吸引力,加速人产城深度融合。
下一步,市财政局将继续把财政工作放在“加快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打造世界级宜昌”的大局中去思考、谋划、推进,在攻坚克难中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活力、厚植发展优势,更好地保障和支撑全市重大决策事项、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工程项目、重大节会活动各项部署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