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全省汽车产业南部“驱动轮” ——宜荆荆都市圈汽车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扫描

2024-03-08 15:53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杨柳  审核:李懋

3月5日,广汽传祺宜昌基地总装车间,一辆辆“影速”车已显雏形,产能进入加速状态。 三峡日报通讯员 谭雪姣 摄

湖北恒隆企业集团以科技创新“硬实力”锻造高质量发展竞争力。 荆州日报供图

精工汽车生产车间。荆门日报供图

麦弗逊式悬挂是运用最为广泛的汽车前悬挂形式之一,主要得益于三角形下摆臂这个重要零部件,让汽车开行适应性更强、稳定性更高。

聚焦宜荆荆都市圈汽车产业,宜昌、荆州、荆门也构成了同样的“三角”结构,为全省汽车产业打造南部“驱动轮”,提供了强有力的坚实支撑。

尤其是去年,宜昌、荆州、荆门三地携手并进,持续做强做大汽车和零部件产业,整车产量突破21万辆、产业产值近800亿元,宜荆荆都市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再添强力引擎。

从无到有,接续萌发“一个梦”

汽车产业是湖北第一大支柱产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带动性强,堪称工业经济的“压舱石”。

上世纪80年代初,宜昌汽车产业早早起步。当时,地处远安县的中国三江航天集团,生产的“江北”牌轻型载货汽车和“万山”牌中型客车曾一度风靡市场。“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万山车”,这句广告语至今还令宜昌人记忆犹新。后来,“至喜”牌农用汽车、“中兴”牌小型SUV也陆续登上历史舞台。但因市场原因,汽车产业逐渐沉寂。

2018年1月初,宜昌汽车产业平地惊雷——年产20万辆产能的广汽乘用车宜昌基地正式开工建设。次年,GA6首款批量车型正式下线,广汽传祺品牌从此导入。期间,一批配套零部件企业争相落户宜昌,以车桥、排气系统、油路系统、车身冲压件、座椅等零部件为主的产品格局基本形成。

视线转向荆州。上世纪50年代末,湖北内配、神电、仪器仪表等企业作为二汽配套厂家落户这里,标志着汽车零部件产业由此起步。随后,湖北电机、公安汽配国营949厂、9669厂等企业相继成立或迁入,恒隆、法雷奥、均胜、安波福等跨国龙头企业先后进驻,荆州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经多年外引内培,荆州具备了初步的汽车产业基础,覆盖汽车四大总成的零部件生产,已形成以荆州经开区(含沙市区)为主阵地,公安、石首、洪湖协同发展的产业集群,是除武汉、襄阳之外,在省内汽车零部件生产领域品种较为完善的地区。

再看荆门。当地汽车产业发展与“长城”这个名字密不可分。2019年,因长城汽车的发展优势与原猎豹荆门整车工厂的硬件基础高度契合,荆门下决心引进该企业。

2020年10月,投资60亿元的长城汽车荆门整车生产基地项目在武汉签约。精诚工科、诺博汽车、曼德电子、东风李尔、上海沿浦、亿和精密等33家零部件配套龙头企业纷至沓来,加上原有的福耀玻璃、玲珑轮胎等汽车零部件企业,该市汽车产业链企业超过50家,基本实现整车和重点零部件“荆门造”。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宜荆荆三地共襄“汽车梦”,汽车产业“蓄势”“起势”,渐成蓬勃发展之势。

融合升级,着手共建“一条链”

回望2023年,一组数据彰显出都市圈汽车产业发展脉动之强劲——

宜昌,汽车产量10.6万辆、销量10.89万辆,工业产值同比增长60.44%,销售产值同比增长77.65%;

荆州,拥有汽车零部件生产及配套企业规上企业102家,其中整车一级供应商企业 32 家,汽车零部件高新技术企业34 家;

荆门,长城汽车在产车型,包括坦克500、坦克400、金刚炮等六款,年产量达10.5万辆。

独木不成林。三地打破行政区划壁垒,企业牵手合作,推动汽车产业“链主”转型壮大,产业链纵深扩展。

得益于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宜昌分公司的带动作用,2019年,宜昌永山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落户猇亭。为扩大销路,自去年8月起为长城汽车荆门工厂生产的坦克400车型提供仪表板横梁。

“去年供货1.4万个,预计今年总量能达到5.2万个。”该公司总经理何昌钛介绍,距离近、交通便利是合作前提,更重要的是,随着长城、广汽等整车企业迅速发展,配套企业逐渐聚集,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链和地域市场,可以相互成就、做大做强。

而行业领先的汽车转向系统供应商湖北恒隆企业集团,自2019年起,由其旗下全资子公司荆州恒隆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为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宜昌分公司配套机械转向器。

“目前年供货量约6万台,后期拟扩大产品配套种类,深入广汽多车型转向系统全系配套。”湖北恒隆企业集团行管部总经理黄汉知说,汽车产业协同发展将带来资源共享、技术创新与进步、产业生态系统建设、经济效益提升、就业机会增加等利好,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抢占新能源“潮头”,三地又同频挺进“新赛道”。

宜昌围绕磷酸铁等新能源关键材料,加快构建新能源电池产业链,引进邦普一体化电池材料产业园、楚能新能源(宜昌)锂电池产业园等项目,形成了涵盖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的新能源电池产业链闭环。

荆州聚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方向,以稳健发展为基础,以融合创新为重点,抢抓产业升级机遇,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招新引优,抢抓“电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新风口,构筑“1+9”产业体系,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蝶变升级。

荆门以亿纬动力、格林美为龙头,引进恩捷、科达利、新宙邦等32家企业,集聚一条从“基础原材料制备—关键部件生产—电芯制造及模组封装—电池产品应用—废旧电池回收再制造”的全生命周期产业链。

同题共答,联袂下好“一盘棋”

2023年12月16日,宜荆荆都市圈汽车产业发展协作区共建座谈会暨合作协议签订仪式在宜举行,意味着宜昌、荆州、荆门三地开启了汽车产业联动发展的新篇章。

宜昌猇亭区、荆州经开区、荆门掇刀区约定,将从汽车产业供应链、汽车推广市场、汽车消费政策、产业技术交流、人才引育机制、产业发展新赛道、产业发展平台七个方面共同发力,力争到2026年三地年产销汽车35万辆以上,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达120家以上,汽车产业年产值达1500亿元,力争到2030年,三地年产销汽车40万辆以上,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达160家以上,汽车产业年产值达2000亿元。

“协同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荆门掇刀区委副书记、区委政法委书记李鹏表示,该区将积极推动三地产业互补、要素互流、人才互动,引导广汽传祺与长城汽车两大整车企业加强交流,促进汽车零部件企业深化合作,进一步提高汽车品牌影响力和消费者认同度。

荆州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陈明宇认为,宜荆荆三市山水相连、人文相亲、经济相通、产业相融,在汽车产业上面协作有基础、共建有保障、发展有前景。该区将充分用好汽车零部件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国家火炬汽车及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金字招牌,共同推动三地汽车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作为宜荆荆都市圈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础最好、集聚度最高的区域,三地合作空间巨大,共建汽车产业发展协作区,必将有力助推宜荆荆都市圈汽车产业一盘棋谋划、一体化发展,共同谱写汽车产业跨越发展新篇章。”宜昌猇亭区委书记李小军谈及未来颇具信心。

攻坚拼搏、逐梦前行。在全省奋力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的新征程中,宜荆荆都市圈必将提供更强支撑、作出更大贡献。(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邓羽琴 通讯员 高栋 李新平 肖于)

宜昌 技改助新能源汽车本地造

3月5日,在广汽传祺宜昌基地生产车间,550多台机器人有序协作、高速运转,智能小车载着物料在车间穿梭,企业1700多名员在各个关键环节进行操控,一辆辆崭新的影豹源源不断下线,产能已进入加速状态。

“目前整个生产节拍已经恢复到每天400台左右,在过去的1月和2月,我们整个宜昌基地的产销分别达到了0.8万辆和0.9万辆,与往年同比有大幅上升。”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宜昌分公司总经理梁伟彪告诉记者。

作为世界级智能制造标杆工厂,广汽传祺宜昌基地数字化、智能化设备链起各个生产环节,最快每52秒就有一辆新车下线。2023年,广汽传祺宜昌基地实现全年产销汽车10.6万辆,出口比上一年增长450%,达到1.2万辆。

产销两旺的同时,企业也正着力布局新能源赛道。目前,新能源汽车产线技改已全面启动。

“技改主要针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控、电机技术所涉及到的工序、工装整备,以及整个生产线的尺寸、物流等方面。”梁伟彪透露,今年,广汽传祺所有新能源车型都能实现“宜昌造”的目标。

优势产品性价比高,企业研发和创新却并未就此止步,这也让广汽传祺宜昌基地生产的汽车在迅速占领国内市场的同时,高歌猛进挺进海外市场。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超12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77%。无论是行业趋势还是市场需求,都为广汽传祺宜昌基地创造了巨大机遇。

国内、国际市场同时发力,燃油车、新能源车双赛道并驾齐驱,今年广汽传祺宜昌基地产销将再创新高。“我们在2024年产销要确保11万台,争取突破12万台。5月,就可以实现宜昌基地累计生产30万台。”梁伟彪说。(宜荆荆恩主流媒体联盟·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梅芫 黄冬生 通讯员 晓轩)

荆州 创新驱动塑造发展新动能

工人和机器人“同事”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汽车管路各道生产工序;新进场的设备已安装完毕,工程师正在调试系统数据……2月18日,新年伊始,湖北美标汽车制冷系统有限公司里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作为国内最早进军汽车空调领域的企业之一,2017年,湖北美标抢抓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进军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我们与某新能源汽车主机厂达成合作,开设了1条产品专线,预计本月底前投产。” 该公司管路事业部执行副总经理陆华沛说,今年1月,公司新能源产品订单量、产量均增长迅速,仅国内两大知名乘用车品牌订单产量就突破5.5万台(套)。

钻研新能源细分市场,为荆州汽车零部件企业不断带来好消息。

主动切换新赛道,提前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让施坦达密封系统(湖北)有限公司掌握了主动权。“我们大部分是新能源订单,这几年订单连年翻番,去年8月还启动追加投资建设新厂房。”该公司总经理方岩说。

创新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

2017年,专门从事汽车“神经系统”——汽车线束系统生产的安波福布局后,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迅速站稳脚跟、打开市场。近年来,公司大力引进高端设备,将智能化作业贯穿生产全流程,实现环节溯源。

作为荆州汽车零部件产业的龙头企业,湖北恒隆企业集团也始终坚持追求创新,锻造企业硬核实力。

近年来,集团旗下荆州恒隆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MSG8吉利产品专线,经过技改升级实现自动化生产,所有工序联网互锁;集团启动数智恒隆·数字化供应链项目,推动供应链全面数字化升级……通过不断提高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企业在汽车电子、智能驾驶等核心领域始终保持研发制造的自主化、体系化。

将创新“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主动切换赛道,积极拥抱市场,荆州汽车零部件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宜荆荆恩主流媒体联盟·荆州日报记者 黄巍薇 刘娟)

荆门 产业配套“汽”势如虹

阳春三月,位于荆门市高新区汽车产业园里,机器声不绝于耳,也奏响“迎春”乐章,车架、底盘、踏板……各类汽车零部件源源不断送往长城汽车整车工厂,一排排新下线汽车整齐摆放在停车场,蔚为壮观。

2020年10月,长城汽车落户荆门高新区。经几年孕育发展,长城汽车荆门分公司迎来产能和效益的大爆发。2023年,长城汽车荆门工厂生产整车达10.5万台,比上年翻了一番还多。年产值达198亿元,同比增长143%。

1月,长城汽车荆门工厂整车产量约1.3万台,荆门汽车产业又迎开门红。

龙头狂奔,带动全产业链乘势而上。汽车产业园内,30多家与长城汽车整车工厂配套的零部件生产企业“水涨船高”。

在精诚工科汽车零部件(荆门)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放眼望去,成排机械手臂像做健身操一样,做出高举、伸展、转向、低头、平移等动作。操作台上工人们有条不紊地配合,汽车零部件顺利输出。公司经营管理科科长马铮说:“2023年公司实现产值17.3亿元,去7月起月产能达1万台套。”

诺博汽车零部件(荆门)有限公司在2023年各生产线逐渐满产,年产能达到13万台套,产值实现23亿元。公司总经理李建军说:“今年预计产能达18万台套,冲刺38亿元产值。”

钢谷工业(荆门)有限公司已投资1.2亿元建设长城蚂蚁物流仓储中心项目。正投资3亿元建设置瑞工业零部件冲压焊接项目。董事长王杰说:“我们一再增加投资,既有市场的考量,也是被良好投资环境和政策吸引。”

2023年,园区新增精工年产10万套白车身零部件焊接、年产100万套热冲压件、智能悬架,曼德开闭件、汽车零部件库房,火树科技年产1000台旅居车、旅居挂车专用车等一大批项目,汽车产业链持续完善。目前,已实现车架、白车身、座椅、内饰、软饰、空调、线束、车灯、踏板、排气等关键零部件“荆门造”。(宜荆荆恩主流媒体联盟·荆门日报记者 马大军 通讯员 周桂)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