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多个日夜,她以母爱温暖残障孩子;20000余公里的家访、送教路,点燃残障孩子家庭的希望  胡平先:用爱与责任让残缺花朵精彩绽放

2023-09-27 09:22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张远近  审核:熊鹏

一个偶然的机会,已从事9年幼教工作的胡平先目睹了残障孩子学习生活的不易与艰辛。她毅然转岗到当时还不被很多人了解的特教岗位,迄今已有18年。

香溪河畔,6000多个日夜,她以母爱温暖残障孩子,竭力让每个生命都出彩。她主动请缨担任残障儿童的舞蹈教学,帮助100多名走不稳路、听不懂节奏、动作僵硬不协调的孩子走上县、市、省级舞台。她探索生活化言语康复教学,“手把手”引导孩子们克服“发不了音”的言语障碍,铺平残障孩子逐梦之路。20000余公里的家访、送教路,点燃了残障孩子家庭的希望。她为特殊教育和特殊群体发声,打开了社会各界关爱接纳残障儿童、支持特殊教育的一扇窗。

胡平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水果。

让残障孩子自信地走到舞台中央

“同样生而为人,为何这些孩子要承受残缺的生命之痛?”200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已从事9年幼教工作的胡平先接触到特殊教育。看着一脸茫然、走不稳路的残障孩子,胡平先心里不是滋味,暗下决心要留在这里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关怀这群孩子。

有学前教育专业的系统学习,还有九年的幼教工作实践,胡平先相信,只要自己带着满腔的爱与责任,去关爱、帮助这群孩子,一定能让他们感受到温暖,释放生命的潜能。

在兴山特殊教育学校,胡平先尝试着以自己的方式走进学生,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她给学生买水果、糕点改善他们的生活,把自己的衣服送给家庭贫困的学生穿。她挖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为他们“量身定制”展示自己的机会。可是,胡平先发现,无论自己怎么努力,孩子们还是记不住她用心教授的那些简单的汉字,他们自卑、敏感、孤僻,“我不会”“我不行”是他们给自己贴的标签。

“有没有一束光,可以驱散残障孩子自卑的阴霾,让他们的生命精彩绽放?”不轻言放弃的胡平先苦苦思索着。刚好那一年,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表演的“千手观音”登上春晚舞台,感动了无数人,也让她灵光乍现。

她提议学校开设舞蹈课,主动请缨担任残障孩子的舞蹈教学。残障孩子学跳舞蹈?许多人不理解,认为这不可能。胡平先依然执着地坚持自己的想法并立即行动起来。

从和孩子们一起看《海洋天堂》,观赏“千手观音”,她巧妙地将“用奋斗创造生命奇迹”的种子悄悄播在孩子们心底。这一群走不稳路、听不懂节奏、动作僵硬不协调的孩子,在舞蹈课堂上却顽强展示“我可以”。

练功服换了好几套,舞蹈鞋磨破了好几双,他们的舞姿终于有模有样了,眼里也有了光。当这群残障孩子自信地站在舞台上,脸上洋溢着阳光般的笑容,面对观众从容地展示舞蹈动作时,台下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那一刻胡平先同许多孩子家长一样,流下了感动、幸福的泪水。

这些年,胡平先培养的宜昌市新时代好少年高蝶等100多人次走上省、市级大赛舞台,她用爱呵护这群折翼天使穿越自卑的暗夜,走到舞台中央,走进大众视野,让残缺的生命精彩绽放。

让濒临绝望的家庭燃起希望之光

“做特殊教育工作,不仅仅是关心关爱孩子,传授他们知识,激发孩子们的潜能,有时候也要做家长的工作。”胡平先深有感触地说,有不少孩子的家长,由于缺乏专业康复知识,受自身能力条件限制,或者出于爱面子的心理,有时会产生一种“放弃”的心理。

胡平先在特教讲堂上授课。

胡平先至今都清晰地记得刚见到小彤彤时的情景。这个女孩总是低着头,从不跟人交流,一个人远远地躲在角落里看着同学们玩游戏。老师问话,她也只是摇头、点头来回应。通过和家长交流,胡平先得知彤彤因为构音障碍,说话不清晰,同龄孩子笑话她,导致她特别自卑,更加不愿意说话。当胡平先对家长说可以教彤彤说话时,家长怀疑地看着她:“她还能学会吗?她能学一些生活技能,将来生活能够自理就谢天谢地了。”家长失望的眼神,无助的话语深深刺痛了胡平先的心,也更加坚定了教会彤彤说话的信念。

为了打开孩子长期紧闭的心门,胡平先每天拉着她的手,陪她说话,给她讲故事。渐渐地,孩子不再反感了,胡平先趁机对她进行“一对一”的言语康复教学。看口型模仿双唇运动、摸喉管感受气流变化,一个音一个音地诱导,一个字一个字地纠正,经过长久地坚持, 不仅可以清楚地喊爸爸妈妈,还能清晰说出整句话。当胡平先把孩子发音说话的视频发到孩子母亲手机上时,这位母亲流下幸福的泪水,这个曾经被阴云笼罩的家庭又充满了生活的阳光。

多动症孩子小臣,上课坐不住,爱撕作业本,上学一段时间后变化不大,没有达到家长的预期。家长又急又气,常体罚学生。胡平先知道情况后,买来玩具和水果,到小臣家家访。她耐心倾听家长的倾诉,细致解释特殊孩子的教育方法,用真实的案例开导家长。

胡平先的真诚和爱心赢得了家长的认可。家长动情地说:“胡老师,您对我说的这些话,真正说到了我的心坎儿上,平时没有人拿正眼看我们父女俩。是您让我明白了怎样做一个合格的父亲,怎样教育特殊的孩子,您放心,我一定会改变我自己,耐心引导孩子成长。”自此,这个家长不仅对孩子耐心了许多,还在学生家长中起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支持班主任工作。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配合下,小臣逐渐成长为优秀学生,家长被评为优秀家长,还作为典型在教育系统道德讲堂讲述自己培养孩子的故事。这位家长的事迹产生强烈反响,得到了县残联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他还开起了日用百货店,告别了靠搬运为生的日子,改变了一家人的生活。

提起已在一家国企上班的小杰,胡平先总是眼中泛着泪花。几年前小杰还是一个自卑内向的智障男孩,初到学校时总是低着头,不敢开口说话。由于父母重度智障,无力抚养他,小杰自小跟外公外婆生活。年迈的外婆拉着胡老师的手流着泪说:“我这个外孙可怜,爹妈也是残疾,我们年纪也大了,只有请老师多费心,让他长大了能挣一碗饭吃。”

小杰的经历和外婆流泪的嘱托,让胡平先心里格外酸楚。胡平先不仅学习上为小杰“开小灶”,生活上也格外关心他。现今小杰已成为企业的优秀实习员工,月收入达3000多元,不仅实现了自己“能挣一碗饭吃”的目标,还拿自己的收入补贴家用。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胡平先的坚守,让残障孩子们幸福而有尊严地学习生活,部分孩子恢复了言语肢体功能,能自食其力,绝望的家庭重新升腾起生活的希望。

让社会各界更多地关心关爱特殊教育

残障孩子的教育有其特殊性,每个孩子的情况又不同,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系统的教育康复。18年来,胡平先一直保持着不断学习的状态,把最先进的教学方法与理念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她深耕言语康复,形成“专业化+生活化”教学模式,她的言语个训微课、语文录像课获省一、二等奖,获市教师岗位大练兵一等奖。多篇教育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多次主持省、市教科研课题。

胡平先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融入教学实践,多方位指导学生实现人生价值。辅导学生获省级奖两次;指导培智学生的手工串珠作品获宜昌市残疾人技能展示优秀作品奖;创编的舞蹈作品《祖国你好》获“宜昌市第九届红领巾文艺汇演特别奖”;训练的太极柔力球获“宜昌市第六届残疾人太极柔力球比赛”第一名。辅导学生表演的舞台剧《站起来》,获“湖北省特殊学校学生艺术汇演”培智类节目总分第一名,并获“启智奖”。

在承担繁重教学任务的同时,胡平先还担任校办主任,负责学校新闻宣传。为了让社会更多了解特殊教育,关爱残障学生,胡平先在各类媒体发稿300多篇,多篇稿件被“学习强国”平台推介。全方位的宣传打开了社会各界理解、接纳残障儿童,支持特殊教育的一扇窗,吸引了更多爱心企业和个人关注特殊群体,一些企业主动为学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兴山县发改局、青少年宫、“小萌牛”等多个单位和社会团体,经常走进学校结对帮扶,捐款捐物,开展关心关爱志愿服务活动。

胡平先系列文章的发表,让兴山县各单位知晓兴山县特殊教育学校有个“笔杆子”,纷纷邀请她去负责宣传工作,因割舍不下这群特殊的孩子,胡平先一次次地拒绝了各单位的邀请。18年的坚守,胡平先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挚爱的特殊教育,献给了她深爱的残障孩子们,她的事迹先后被“学习强国”平台、中新网、荆楚网等报道,胡平先被表彰为全国特教园丁、湖北省第十一批特级教师、宜昌楷模等。

“特殊教育是一场美丽的遇见,闻迟开花朵的馨香,看折翼天使在生命的蓝天翱翔。我愿化为阳光,照亮孩子们的梦想。”这是胡平先日记里的一句话,也是她深怀大爱,不忘初心,燃烧自己,让每个生命精彩绽放的真实写照。

家人心声

胡平先丈夫陈金照:“她将乐观带给她的学生”

我们在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她就像一个小太阳,热情、善良、阳光、自信。不了解的人总觉得她没有烦恼,她只是想将乐观带给她的学生。她很少为自己发愁,她的烦恼在于“哪些学生还不能安静地坐下来上课”“哪些孩子的康复效果不明显”“残障孩子毕业后怎么办”,这些都是她最忧心的事。

胡平先进行言语个训教学。

我常常开玩笑说:“你一个普通的特教教师,担心那么多起什么作用?你的职责就是把教学工作做好,把分内工作完成好。”她总是说,特殊教育学校是残障孩子最温暖的港湾,老师就应该帮他们点燃生活的希望。她不仅自己热情地帮助遇见的每一个学生,像妈妈一样关心他们的生活,还经常找朋友们给学生募集爱心衣物。她工作起来特别“疯狂”,为了给孩子们编排一个文艺节目,可以一个人面对镜子揣摩舞蹈动作至凌晨。她说,看着孩子们从不会说话、不会走路,到登上舞台的精彩展示,表现出来的是最动人的顽强。“天助自助者,唯有残障孩子自己变得更加坚强,掌握更多的生活技能,将来才有可能顺利融入社会,过上幸福而有尊严的生活。”这是她念叨最多的话。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特殊教育,理解残障孩子,她还通过自学网评的方式,为特殊教育鼓与呼。“一个人的力量很有限,如果大家都来关注、支持,对特殊孩子高看一眼、厚爱三分,让他们生存、生活的环境更具包容性,更有爱,那他们就更自信,生活就更容易一点。”她总是这样说。

记者手记

不放弃每一个孩子

采访之前,与胡平先简单通过几次电话,言语之间,感受到胡老师的细致,她处处替人着想。9月13日,记者采访时正是兴山县特殊教育学校放假后上班的首日(考虑到有些孩子家在山区,接送不便,学校两周放一次假)。

胡平先在为重度残障学生送教途中。

“胡老师,您好!”“胡老师,您今天好漂亮!”……分别四日的孩子看见胡平先后,纷纷问好。有一个小孩子亲手送上自己的折纸,那是写满教师节祝福语的小小手工艺品。这么阳光、自信、真诚、开朗!这是残障学生吗?胡平先讲起他们刚来时的精神、身体状况,老师们如何帮助这些孩子康复、学习时,记者真切感受到责任与爱可以创造奇迹。

采访中,胡平先的话题始终围绕着孩子展开。为了孩子,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她,钻研学习残障儿童教育方面的多项课程;为了残障孩子,她笔耕不辍,呼吁更多社会力量关注关爱这个群体。在胡平先影响下,研究生毕业刚参加工作的儿子和爱人都加入到助残关爱行动中来。

“因人施教,不放弃每一个孩子。”胡平先说, 特教工作虽然辛苦,但当看到孩子们一个个开口说话,喊自己“胡老师”,有着阳光般的笑容,生活能自理,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感、幸福感,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残障孩子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些残缺的花朵需要更多的呵护与关爱。正是许多像胡平先一样特教老师的坚守与奉献,这些残缺的花朵才会绚丽绽放。愿越来越多的人关爱这个群体,关注特殊教育这个职业。(记者刘俊、通讯员聂心燕,图片由兴山县委宣传部提供)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