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凤镇人居环境如诗如画 远安县委宣传部提供
大街小巷道路干净整洁,出行驾车道路畅通停车便捷,社区志愿服务让人倍感暖心,一村一落皆是风景……隆冬时节,在远安县鸣凤镇的大街小巷、农村院落,一个个暖心的细节彰显着文明底色,一处处乡村美景焕发着生机活力。
近年来,鸣凤镇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开启一座全国文明乡镇的跨越时代。从文明市民、文明家庭到文明村居,从文明职工、文明窗口到文明行业……文明创建持续推进,渗透于鸣凤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全镇干群共建共享,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群众的幸福指数随着文明城市创建进程不断提升,文明的种子已长成参天大树。
全民共建惠民
“社区有了长者饭堂,咱们老年人的居家养老难题就解决了。”76岁的赵明翠说:“鸣凤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长者饭堂开展营业后,几乎每天都会到食堂来用餐。”
赵明翠说,她年龄大了,平常吃不了多少饭菜,做饭菜不但费时费事,而且不是搞多了就是弄少了。今年5月,鸣凤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投入运营后,服务中心设有长者饭堂,像赵明翠这样的老年人居家养老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投资400余万元打造的鸣凤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设置有日间照料室,有照护床位10张,配套消防、安防系统、升降平台等设施,还设置有长者饭堂、舞蹈室、棋牌室、残疾人康复训练室等,可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护理、膳食供应、居家照护等服务,惠及1万名老年人。
近年来,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鸣凤镇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把文明创建当作一项基本的民生工程来抓,让老百姓在参与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获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全镇通过全民共建、共建共享,完成130个老旧小区、17个片区208条背街小巷的改造,新建3处集贸市场,新增4处临时果蔬售卖点,新建公厕6座、改扩建32座,新建、整修公交站台35个,新建、改造停车场12个、新增车位3152个,施划公共停车位2655个,群众出行、停车、购物、如厕等纳入“15分钟生活圈”。
推进“拆违清障”工作,近三年来拆除违建9万多平方米;高效推进城乡建筑外立面整修,投入1300万元开展空中线缆整治,城区空中“蜘蛛网”成为历史;利用城区闲置区域建成8处具有景观特色的“口袋公园”,“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成为群众生活标配。
坚持物业改革全面落地,全镇216个小区均实现物业化管理,其中148个小区实行社会化物业管理。全面补齐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短板,夯实基层社区治理基石,持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积极探索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新路径,建立2个“安新驿站”,做细做实关爱保障。驿站内设党建活动阵地、休息充电区、儿童托管区等多样化功能区,配备有饮水机、微波炉、冰箱、急救药箱、工具箱、充电桩等便民服务设施,是集红色驿站、流动党员服务中心、党群连心站、爱心驿站、青年之家、环卫工人纳凉点等功能于一体的温馨港湾。目前,已累计服务新就业群体1300余人。
鸣凤镇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与实现群众利益、满足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美化城市环境,改善人居条件,提升保障水平,破解热点难点,让创建成果惠及全体居民,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
崇德向善塑魂
沮河孕育鸣凤,文明温暖人心。鸣凤镇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通过文明实践活动,为鸣凤镇建立了崇德向善的精神坐标,塑造了一张张靓丽的文明名片。
基础设施是硬件,是城市的“筋骨”;精神文明是软件,是城市的“灵魂”。创建文明城市既要“强筋骨”,也要“铸灵魂”,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为此,鸣凤镇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坚持文明培育全覆盖,组织召开每月户主会、落实干部包户工作,让《宜昌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远安县文明行为测评标准》《文明远安25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全镇以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易从梅、“宜昌楷模”张龙、“全国最美家庭”胡元坤家庭等一批先进典型为榜样,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文明创建活动,在各小区增设“红黑榜”,加强正面引导和反面曝光,提升群众文明素养。
全域高标准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在远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指导和鸣凤镇党委、政府统筹下,经过充分考虑各场所软硬件配备情况,建立和完善了鸣凤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主阵地。全镇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个、文明实践站14个。按照实践活动“七个一”标准,在全镇14个村居中建设标准化文体设施,使社区和农村文化活动室覆盖率为100%,并相继打造了东庄坪、栖凤、鸣凤社区等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示范点。建成文化休闲健身小广场2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网格实现全覆盖,并结合实际推动文明实践活动常态化开展。让群众有了“没有围墙的演出场”和“随时可借的图书馆”,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触角得到延伸。
组建135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依托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运行机制,面向社区、基层开展理论政策宣讲、文明劝导、文化文艺、助学支教、医疗健身、科学普及、法律服务、卫生环境、扶贫帮困、反电诈宣传、关心关爱未成年人等方面的志愿服务活动,群众认可度高和参与率高。推出了东庄坪社区“留声机合唱团”、凤山社区“螺丝钉”党员志愿服务队、鸣凤社区健康医疗志愿服务项目、栖凤社区“凝心”志愿服务等一批鲜明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
通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推进传统节日振兴工程,让“我们的节日”走进小区、走向居民。今年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在元旦、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假日期间,组织开展“启航新征程、幸福中国年”“喜乐元宵共团圆、文明家风代代传”等“我们的节日”系列大型文化文艺活动50多场,各村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理论宣讲、书画、剪纸、广场舞、科普等线上线下活动1000余场次,满足了不同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让鸣凤镇志愿服务队的生命力更强、行动力更大、影响力更广,成为一座“志愿之城”。
坚持长效之路
文明城市创建永远在路上,文明创建不仅要创成管好,而且要坚持长效之路,做到常态长效。
思想认识决定工作定位。为此,鸣凤镇党委、政府切实担负起创建文明城市的领导责任,努力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各文明实践所(站)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并将文明城市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推进,主要领导把文明创建工作的部署、调度、督导作为日常主要工作来抓,并深入一线指导督查、解决难题,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推动下,全镇建立落实文明城市创建长效工作机制,实施一套常态化的工作体系、一支常态化的专业队伍、一个常态化的组织推进集体、一系列常态化的督查考核办法、一揽子常态化的投入激励措施的全面工作举措。
常态长效开展全民教育普及、市民素质提升、市容环境整治、社区治理、学雷锋志愿服务、诚信鸣凤主题实践、文明风尚向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行动,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深化创建关键在于久久为功。如今,科学系统的长效工作机制在鸣凤镇生根发芽,鸣凤镇在文风雅韵的熏陶下,文明成为全镇干群的主动追求,也成为鸣凤人的自觉行动,鸣凤镇呈现出“政通人和、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生动局面,城区面貌变得更加洁净、有序、文明、美丽,谱写出了鸣凤镇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记者龚昌俊,通讯员龙杰、王昕、马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