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瑙河畔逛“圈圈”

2022-05-21 08:24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胡晓庆(实习)  审核:熊鹏

雨后初霁,玛瑙河水清岸绿,犹如一条碧绿绸带镶嵌在沃野之间。

曾几何时,因流域内人口密度大、农业面源污染多、工业排污口多,玛瑙河成为“臭水河”。

短短几年,玛瑙河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年均水质首次达到Ⅲ类优良水体标准,成为周边游客乡村休闲游的打卡地。

5月15日,记者来到枝江市安福寺镇,探寻玛瑙河的“变身”秘诀。玛瑙河流经安福寺镇16公里,实施“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景观提升”工程后,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还有什么新招?几位镇干部推荐记者去胡家嘴村鱼塘边逛“圈圈”,必定有惊喜。

从集镇出发,沿玛瑙河堤下行3公里,便到了胡家嘴村,记者看到河堤右边的鱼塘里,有两排蓝色的“圈圈”。

“圈里养的是鲈鱼,这是池塘零排放圈养模式。”鱼塘的主人赵之亮迎上来向记者介绍,这个13亩的池塘里有24个罐,每个圈养桶直径四米、深三米,采用的是华农池塘“零排放”圈养绿色高效循环养殖技术,圈养系统主要由圈养桶、增氧系统、集排污系统和净化系统等组成,是对传统池塘养殖方式的重要革新。

赵之亮今年42岁,是胡家嘴村党支部书记,原在上海、江苏等地企业做管理工作,后回家乡带领乡亲们建设新农村。“河水变黑变臭,我们养殖户也有责任。”赵之亮说,多年来,传统养殖模式残饵粪便留塘,污水通过沟渠直排玛瑙河,农业面源污染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源头之一。

既要保护河流生态环境,又要让乡亲们增收致富,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养鱼先养水,好水养好鱼。赵之亮响应市、镇政府的号召,积极争取项目,把胡家嘴村纳入玛瑙河流域生态治理水产养殖面源污染防治示范点,并成立智渔家庭农场,带头尝试圈养模式。

上午11点多,赵之亮和父亲开始给圈里鲈鱼喂料,只见一把把饲料撒下,鱼儿纷纷跃出水面抢食。“一个养殖桶能放3000尾鲈鱼,一个养殖桶的水面相当于一亩地的养殖水面,它的效率高、密度大,养殖产能比传统散养方式放大3倍以上。”赵之亮告诉记者,每个圈养桶可保持24小时持续增氧,为鲈鱼生长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圈养桶还设置了二层过滤净化,每天更新水质,水养好了,养出的鲈鱼味道更鲜美。

“这么多鲈鱼一起圈养,怎么闻不到腥臭气味呢?”赵之亮将记者带到紧靠大塘的小塘边,指着一排管道连接的池塘化粪箱说:“这是一个湿地模式的处理池,它的好处是能通过处理系统时时打扫池塘卫生,相当于给鱼儿也进行了‘厕所革命’,将养殖废水变清水并循环利用,实现养殖污水‘零排放’”。赵之亮的父亲指着远处稻田的白鹭说:“池塘不产污染,河里水变清了。你看,堤内堤外水都清、都有鱼,都受益啊。”

据安福寺镇党委书记金勇介绍,该镇已在6个村推广圈养模式,建成188个养殖圈,今年还引进了亚行项目加快流域面源污染防治,玛瑙河将变成一条景观河、幸福河。(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金贵满 通讯员 廖蒙蒙)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