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违除险、治脏、腾地、添景、惠民 拆违换新 缔造新生活

2022-11-03 16:31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肖雨琴  审核:金睿

前言

秋高气爽、微风不燥。漫步在改造一新的刘家大堰,路边新设置的休闲区随处可见晒太阳,坐着聊天的老人们,在小区内一处通过拆除私搭乱建腾退出空地建设的童梦园小广场上,孩子们正开心地玩耍着,漂亮的软塑地面、崭新的滑滑梯等游乐设施都让居民们赞不绝口。

拆违后路通了,环境好了,在刘家大堰居住了20多年的居民李祖宏出门再也不用七弯八拐了。每天下午,他总喜欢和家人绕着小区遛弯散步,享受幸福生活!

拆除后

拆除前 西陵区刘家大堰小区拆违建设运动场

今年3月8日,宜昌启动了近年来最大规模、最大力度的清除违法建设专项行动,将城市管理、为民办实事、优化营商环境、消除安全隐患、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收获着城市更新提质行动的硕果。

从阳春三月到金秋九月,宜昌为推进城市优功能、提品质、增能级、惠民生,提升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鏖战200天,拆除各类违建391万平方米,其中城区拆违145万平方米,县市拆违面积246万平方米。今年全市已拆违面积是过去10年年平均拆违面积的52倍。

违建拆除了,环境更美了,绿地更多了,出行更畅了……今年以来,宜昌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的停车难、充电难、晾晒难、休憩难等实际需求,利用违建拆后空间新增汽车停车位7153个、摩托车(电动车)停车位2683个,增设充电桩550个、晾晒架1278个,建成社区阵地102处1.8万平方米、绿化景观和口袋公园476处8.6万平方米、运动场地68处4357平方米。

城市更美丽,生活更美好!经历了“清违行动”后的宜昌,不仅有面子,更有里子,大城市的颜值和气质实现了双提升!

拆出新空间

小区环境更舒适了

“违建棚拆了后,给我们建成停车场,既美化了小区环境,又解决了大家停车难问题,这个实事办到我们心坎上了。”在夷陵区三峡电器厂宿舍小区,正在散步的居民刘大爷对小区的拆违改造赞不绝口。

三峡电器厂宿舍小区由于建成年代久远,没有专门的停车位和统一管理。部分居民在屋前楼后随意搭建简易棚或储藏室,车辆无序停放,导致进出通道拥堵、公共用地被占用,引起其他住户的不满。

7月初,小区里违规搭建的敞棚杂物堆放区被依法拆除,随后对地块进行整体硬化、建成停车位、划上标志标线、栽上风景树,如今一个漂亮整洁的停车场呈现在眼前。小区里实实在在的变化让居民们纷纷点赞,新修建的停车场既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又美化了小区环境。

拆除后

拆除前 夷陵区三峡电器厂宿舍小区违建拆除增设停车位

花开了,树绿了,路畅了,原本心里还因为拆违堵着一口气的居民心里也欢畅了。

9月30日下午,记者在西陵二路船柴飞鸿小区新建的休闲小广场上看到,一群快乐的大妈正伴着音乐翩翩起舞,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就在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违建,在小区老党员的带头示范下,很快小区内的14处违建棚屋全部拆除了。

“以前这里又脏又乱,现在增加了晾晒区,还修建了小广场,有了晒太阳、锻炼身体的好地方!”违建拆除后,小区修复和改造有了新空间,小区内道路重新修复后,施划了统一的停车位,小区文化墙也修建起来了。

拆除后

拆除前 西陵区船柴飞鸿小区拆违建设文体广场

看着家门口的变化,居民们也打心眼里高兴:“东西一搬一拆,感觉道路变宽了,看着人也舒心。”当然,这些只是视觉上的改变,更大的变化还在后面。

“以前早晚高峰期,这里就堵成一锅粥,行人车辆寸步难行。”在宜昌高新区809巷居住了32年的秦发凤老人告诉记者,今年,街办和城管部门将809巷两侧存在多年的违建店面拆除后,道路一下子就变得格外开阔了,心情也舒畅了。

“这里是孩子们上学的必经之路,每次接送孩子都会出现人车抢道的现象,很是危险。”从宜昌高新区实验小学接孩子放学回家的市民刘红对809巷的变化连连叫好:“现在好啰,人车分流,互不干扰。”

半年来,随着“清违行动”的纵深推进,宜昌城市形象品质逐步提升,从空中到地面,变化肉眼可见——

小区楼顶各种违建消失了,统一做了防水隔热修复,还增设了晾晒区和休闲区,变成了人人喜欢的空中小花园;

空地上违规搭建的门面房拆了,修建起公共停车场,再也不用“转圈圈”找停车位了;

道路两侧五花八门的钢架棚拆了,统一做了雨篷,不用担心漏雨了……

“你看,楼顶不仅统一进行了防水隔热加固和美化,地面也都进行了处理,成了我们的休闲娱乐区。”10月1日,四方堰小区居民张安平站在改造一新的楼顶眺望时,感叹万千,几个月前这里的楼顶还都是各种违建,现在都大变样了。

植入新场景

家门口变得更漂亮了

凭栏远眺,清风拂面。苍山如黛,江水东流。一江两岸的秀美风景尽收眼底,令人神清气爽。

漫步滨江绿道,打卡新建的江豚广场,成为许多宜昌市民的休闲方式之一。

“拆违,让城市更美丽,让生活更美好!”正在修建一新的江豚广场上带着小孙子玩耍的王昌国感触颇深。今年4月,为配合滨江公园(胜利三路至杨岔路)贯通工程建设,伍家岗区城管部门对沿线的违建进行了拆除,并在原址植入了新的生活场景,让居民推窗见景,开门就是小游园。

拆除私搭乱建、违章建筑,“拆”是手段,“建”是目的。据介绍,我市在大力推进拆违的同时,积极做好“建”的文章,按照“还空间于城市、还绿地于人民、还公共配套服务于社会”的理念,把城市作为一个整体的艺术品来精雕细琢,在街边巷角利用拆违后的空间新建了一座座小游园,为全市人民呈现更多品位高端、内涵丰富、功能齐全的城市绿地和休憩场所,有效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创建文明典范城市、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提供生态支撑。

“短短几个月,以前臭不可近、乱糟糟的堆场就变成了绿意盎然的小公园,变化不是一般的大,要点赞!”西陵区常刘路社区居民易萍很开心。

今年来,随着“清违行动”的持续推进,一批“口袋公园”、微景观纷纷建成,让居民的居住环境品质明显提升。其中,位于体育场北路的827原址通过“绿化+文化”相融的改造,让长年困扰居民的脏乱环境得到了彻底改变。

拆除后

拆除前 西陵区体育场路原827货场旧址改造休闲公园

附近居民告诉记者,拆违前,巨大的广告牌基座无人维护,建设施工后遗留的活动板房、菜园、长年堆放的建筑和生活垃圾,让这条正对商业中心的400余米马路边成了臭不近人、蚊虫滋生的脏乱之地。

在今年的拆违改造过程中,西陵区将本地历史文化植入“口袋公园”建设,从细节处提升公园城市宜居水平。区城管部门牵头、常刘路社区协助,走访“827”老职工后,以“三线建设·827记忆”为主题,制作了9幅大型墙体彩绘,展示了上世纪60年代的老厂房、火车头、露天电影等,让居民走出家门就能追寻城市记忆、感受文化魅力,增加游园体验感。

现如今的827原址在拆违改造后,升级了公厕,增设了休憩长椅、彩色步道,植下了草、木、花、树,狭长的马路边成为让人眼前一亮的公园。

在拆违过程中,宜昌按照“拆除一处违建,改善一片环境,造福一方群众”原则,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将“清违行动”与筑堡工程应用场景建设、与“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相结合,加快推进小区拆违后的墙体修筑、路面硬化、绿化建设等方面的场景修复工作,充分发挥拆违后“巴掌地”的大作用,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满足群众“微心愿”,不断提升居民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让城市环境品质的提升看得见,幸福生活摸得着。

“小区里的乱搭滥建没有了,私家车能停进院子了,现在还建了健身广场,家门口变得越来越漂亮了。”谈起刘家大堰的变化,居民李女士高兴地说。

缔造新生活

日子过得更有盼头了

门前绿树成荫,游园风景别致,居民生活惬意。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土家源广场,游园就建在家门口不远的地方,居民一出门就可以锻炼身体,聊天休息,美好的环境给附近的居民带来了幸福和欢乐:“这就是我梦想中的生活,微风徐徐,阳光正好,闲暇之余,和邻居们一起到公园锻炼身体、聊聊天,幸福感满满。”

拆除后

拆除前 长阳土家源广场拆违建设“口袋公园”

自宜昌市“清违行动”开展以来,各区树立“共同缔造”理念,坚持“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和群众主体作用,了解民心民意,集中群众智慧,切实将清违行动打造成利民、惠民、便民的民生工程。

“勿飞线充电,勿乱停乱放,民族团结一家亲……”走进环城北路社区民族团结小区,电动车整齐划一、停放有序,一幅幅生动形象的手绘更是一道别样的风景线,很难相信,它的前身是一处堆满杂物的25年违建地。

建于90年代的民族团结小区居民大多为老年人,居住年限长,对小区有着深厚的情感,所以要想顺利拆除小区空地上的违建房屋,并非易事。对此,开展拆违工作之初,市区清违专班联合街办社区采取广泛征求意见、充分酝酿讨论等方式,将共同缔造与拆违计划有机结合,主动将腾退空间精准对接居民需求使用。

城管执法队员、社区工作人员一次次入户、一次次宣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小区改造后的好处”“违建对环境的影响和存在的安全隐患”的理念掰碎了、捏细了讲,居民们逐渐理解了拆除违建的重要性。通过面对面给居民讲政策、做劝导,居民们也从拒绝到接受,从被动到主动,从误解到理解,纷纷表示配合拆除。

4月,随着一声巨响,长达25年的违建轰然倒地,居民无不拍手叫好。违建拆除后,后续的修复改造也在第一时间被提上了日程,在小区居民、业委会和社区共同努力下,8月26日,民族团结小区电动车充电棚正式“上岗”,可停放50辆电动车,同时供30辆电动车充电。

拆违的推进,环境的改善、品质的提升、管理的进步,归根结底都是要让市民感受到“幸福”,这是宜昌“清违行动”始终遵循的准则。最为可喜的是,生活在其中的居民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和好处,满意度也节节攀升。

如今,民族团结小区不仅“旧貌换新颜”,更走向了“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之路,居民共同向新生活大步“跃进”。看着眼前焕然一新的小区,83岁的王爷爷笑开了花:“再也不用羡慕别人小区环境好了!”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初末 通讯员 杨露 朱灵

■本版图片由市城管委提供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