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党媒“看”宜昌②丨城乡如诗画 最忆是宜昌

2021-10-21 23:09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朱云  审核:刘小凡

10月中旬以来,全国地方党媒百名总编齐聚宜昌参加第十二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开幕式,开展“壮美长江·诗画宜昌”百名总编看宜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活动,百家党媒眼中的宜昌是什么模样呢?

图片

近日

“感受‘诗画宜昌’ 同唱‘长江之歌’”

“走进诗画宜昌 唱响长江之歌”

“国之重器看三峡 最忆是宜昌”

“海报丨宜昌初印象”

江苏《镇江日报》、宁夏《银川日报》

河南《焦作日报》、四川《凉山日报》

纷纷推出宜昌专版

立足长江经济带视野

重磅报道宜昌高质量发展的新亮点新成效

并通过各媒体全媒体宣传平台

进行全网二次传播

向广大读者展现大美宜昌画卷

 

《镇江日报》

(10月20日 07版)

图片

全文如下

↓↓↓

难忘诗画宜昌

刘兰明

大江在这里澎湃,不舍昼夜

群山在这里竞秀,层峦叠嶂

山川与河流的对话

自然与人文的邂逅

历史和未来的交响

在这里

留下说不尽的诗情画意……

这里既是一行行荡气回肠的诗句——

从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的忧国忧民

到王昭君“南望汉关徒增怆结耳”的家国情怀

从李超然长坂坡的英勇就义

到夏明翰“砍头不要紧”的慷慨赴死

从魏蜀吴争霸烽火连天的战旗猎猎

到“石牌岭保卫战”的硝烟弥漫

从“高峡出平湖”的豪迈气概

到“稻花香里说丰年”的盛世愿景

这里一首首抒情的诗歌

是梦想照进现实的背影

这里也是一幅幅动人心魄的画卷——

画里有长阳清江醉美的山水

或如青罗带,或似蓝宝石

画里有土家儿女纯真的风情

或质朴自然,或祥和宁静

画里有纤夫号子的世纪悲叹

画里有三峡印象的浅唱低吟

画里有峡江竞渡的青春活力

画里有钢筋铁骨的大国重器

这里一本本精致的画册

是时间定格最美的倩影

这里曾记载一首首悲欢离合的古代叙事诗——

荆门山前,见证了李白一生的洒脱与悲愤

下牢溪边,留下杜甫喜见“峡尽天开”的欢畅

三游洞里,铭记着元白“他乡遇故知”的热情

西岭峡口,难忘“三苏”赋诗的旷世才情

有多少文人墨客来过宜昌

就有多少诗词歌赋千秋传唱

这里正记录一张张令人憧憬的当代写意画——

这是中国首个钢琴之城的激情旋律

这是首批文明典范城市的深情期待

这是世界水电之都的无限能量

这是清洁能源之都的绿色动力

有多少执著的追求与奋斗

就有多少精彩故事和惊世奇迹

这里,叫人难忘,令人向往……

感受“诗画宜昌” 同唱“长江之歌”

刘兰明 栾继业

10月14日至17日,本报记者应邀赴湖北省宜昌市参加了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和三峡日报社组织的“壮美长江 诗画宜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活动。宜昌和镇江都是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两地一衣带水,共饮长江水,作为交通枢纽、旅游名城、文明城市……在高质量发展中有着很多美妙的异曲同工;两座城市同样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留存诸多诗画名作;当下宜昌打造清洁能源之都,镇江更是低碳城市代表,“双碳”背景下,二者在能源转型、绿色发展等方面有着诸多的借鉴和启发。

活动期间,采访团一行对“国之重器”三峡大坝、国家地质公园清江画廊、中国首批特色小镇夷陵区龙泉镇、第二届中国龙舟争霸赛、三峡非遗in巷等地进行了深入采访。行走在屈原、昭君故里,大家深切感受到宜昌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狠抓长江大保护,让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取得的显著成效。

来自全国近70家地市党媒的嘉宾们把笔头、镜头对准宜昌,全方位、全媒体的宣传了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新气象、新作为和新亮点,共同唱响了新时代“长江之歌”。

三峡工程赋能创新发展

宜昌古称夷陵,素以“三峡门户、川鄂咽喉”著称,当下这里最著名的地标就是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了。宜昌还有“世界水电之都”的美誉,境内已建成三峡、葛洲坝、隔河岩、高坝洲等4座大中型水电站,水电装机总容量超过2700万千瓦。

图片

三峡工程更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抗旱、供水、生态保护等造福民生的多方面综合效益。据介绍,在防洪方面,2010年、2012年、2020年入库最大洪峰均超过70000立方米每秒,经过水库拦蓄,削减洪峰约40%,极大减轻了长江中下游地区防洪压力;在发电方面,截至2020年8月底,三峡电站累计发电量达13541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4.30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69亿吨,节能减排效益显著;在航运方面,截至2020年8月底,三峡船闸累计过闸货运量14.83亿吨,有力推动了长江经济带发展。

作为国之重器,三峡工程正积极赋能新发展格局。在三峡坝区右岸东岳庙数据中心,中国媒体云(三峡)大数据中心正在加紧建设。为有效解决全国地方媒体数据存储和算力难题,助力全国地方媒体加快融合转型发展,三峡集团联合中国地市报研究会、三峡日报新媒体科技公司、三峡高科信息技术公司,共同在湖北宜昌三峡大数据中心建设专业媒体数据存储和算力中心——中国媒体云(三峡)大数据中心。中心将深度挖掘大数据政用、民用和商用价值,为全国地方媒体提供专业化存储、运行、管理云服务,充分满足全国地方媒体的计算和存储需要。

作为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集团,三峡集团参与了多地的水利、能源、市政等公共设施的建设,目前正在三峡大坝坝区建设三峡大数据中心,具有安全等级高、电力保障足、地理位置优、算力和存储容量大等特点。三峡大数据中心计划在宜昌区域部署东岳庙、田秋渔、紫阳三个数据中心,成为机柜规模位居全国第一的数据中心,在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清江画廊收获金山银山

宜昌绿色生态,是巴楚文化的发祥地,更有“八百里清江美如画,三百里画廊在长阳”之说。

当采访团走进国家地质公园清江画廊。隔河岩水电站让人震撼,清江的山水更令人沉醉。随着16号游船划开清澈的碧水,两岸青山相对而出,连绵不绝,犹如一幅壮美的画、一首隽永的诗、一曲动人的歌。当地人自豪地介绍,这里的水质达到了I类标准,可谓装起来就是矿泉水,清江鱼也是全国知名。

在巴人的起源之地武落钟离山,热情好客的土家人在山门两旁排队迎候,雄浑的长号、欢乐的唢呐、热情的大鼓响起,身着民族盛装的土家阿妹跳起欢快的摆手舞,气氛热烈,划破长空。

而景区斥巨资打造的清江流域首部室内土家民俗歌舞秀《花咚咚的姐》让游客们看到了一个古老的民族在这里繁衍、奋斗、生生不息……真切感受到土家非遗文化的魅力,唤醒深植于内心的乡愁。

图片

据介绍,清江画廊主景区东起清江隔河岩大坝倒影峡,西至清江水布大坝盐池温泉,东西纵深长达100公里。景区年接待能力已达120多万人次,已荣获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水利景区、全国首批智慧旅游景区等称号。清江画廊已连续举办多届具有影响力的“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农业”等系列活动,通过不断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推动旅游业发展由“卖山水”向“卖文化”“卖体验”转变,让山水的“高颜值”逐步转化为文旅产业的“高价值”。

据统计,一条清江画廊相当于100座无烟工厂。长阳境内已经形成清江画廊生态旅游产业带,有10万余人因此吃上了“旅游饭”,为全县人均纯收入提升的贡献率达到40%以上,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

龙舟入奥推广走向世界

宜昌人文厚重,历史文化资源富集。下辖的秭归县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故乡。这里始建于唐代的屈原祠几经复建搬迁,现与三峡大坝正面相对,成为城市璀璨的精神文化坐标。

作为龙舟运动的发祥地,10月15日至16日,第二届中国龙舟争霸赛暨奥运龙舟推广赛在秭归举行,来自全国的12支顶尖代表队共300名运动员参赛。在徐家冲港湾国家级龙舟训练基地,随着三峡库区蓄水,这里江宽水阔,成为龙舟峡江争霸的绝佳场所。鼓声震天,桨起桨落;你追我赶,激烈角逐,精彩的龙舟赛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观众。

图片

秭归龙舟文化积淀深厚,龙舟运动历史悠久。本届比赛与以往的争霸赛不同,还增添了奥运龙舟推广赛。在今年的东京奥运会上,龙舟竞技得以亮相赛场,成为赛场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此次比赛中亮相的“奥运龙舟”,是中国皮划艇协会为推动“龙舟入奥”,在传统龙舟的基础上设计研发的“奥林匹克级别”新型竞技龙舟,具有更快、更国际化、更竞技化、更符合“奥运瘦身”趋势的特点和优势,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体育竞技规则之间的统一。

龙舟亮相奥运,可谓来之不易。2010年,龙舟成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2021年6月,龙舟作为表演项目被列入东京奥运会。相信随着不断推广,龙舟正式成为奥运比赛项目已为时不远。

龙舟竞渡是从历史中走来的民俗活动,传承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如今乘着入奥东风正成为走向世界的体育竞技活动,从历史走向未来,从长江走向世界!

 

《银川日报》

(10月16日 新闻客户端)

图片

全文如下

↓↓↓

走进诗画宜昌 唱响长江之歌

图文均由三峡日报社提供

10月14日至16日,全国地市党媒百余名媒体人齐聚宜昌,参加第十二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开幕式,开展“壮美长江·诗画宜昌”全国百名地市党媒总编看宜昌主题采访活动。活动期间,采访团一行把笔头、镜头聚焦“国之重器”三峡大坝、国家地质公园清江画廊、屈原故里秭归、稻花香集团、三峡大数据中心、点军区三峡非遗in巷等地,实地感受“壮美长江、诗画宜昌”的魅力,全方位、全媒体宣传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新气象、新作为、新亮点,共同唱响新时代“长江之歌”。

图片

诗画宜昌,逐梦清洁能源之都

从三峡工程所在地到世界水电之都,再到清洁能源之都,宜昌澎湃前行。宜昌有468座水电站,以全国0.2%的土地装备了全国7%的水电装机容量。三峡大坝、葛洲坝、隔河岩一度分别是世界最大、中国最大和湖北最大的水电站。

天赋宜昌好山好水好“风”“光”。水电、风电、光伏、储量超过5000亿立方米的页岩气,总体容量相当于三峡工程的抽水蓄能项目等,正成为宜昌的资源优势。宜昌清洁能源的受益人群超过全国人口的一半。在“双碳”背景下,宜昌清洁能源富集优势更加突出,将为湖北、全国高质量发展提供能源支撑。

魅力宜昌,打造永恒文化地标

屈原镇、屈原村、屈原广场、屈原路……在屈原故乡秭归,已初步形成了屈原文化的区域性地名阐释谱系。屈原,不仅是世界文化名人,更是宜昌最亮丽的城市名片。宜昌市委提出,把传承发展屈原文化作为全市城市文化的战略品牌来打造,让屈原成为宜昌永恒的文化地标。

有故事可说,有美景可看,有节日可赏——伴随文旅融合碰撞的火花,打造世界旅游文化名城的梦想,已悄然照进宜昌的发展现实。“屈原昭君故里,世界旅游名城。”世界级旅游资源与灵性山水有了文化与科技的创新表达,愈发会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大美宜昌,文旅点亮绿水青山

八百里清江美如画,三百里画廊在长阳。5A级景区清江画廊以“远离尘世喧嚣、寻觅巴人足迹、探寻土家文化、回归绿色天堂”的绝美意境吸引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这里“土家文化”元素无处不在,“圈粉”无数。民俗歌舞秀《花咚咚的姐》,更是让游客停得下脚步、留得下记忆。

宜昌强化用户思维、游客体验,把传承民俗文化与发展旅游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与时俱进开发了一系列满足旅游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新线路,推动旅游业发展由“卖山水”向“卖文化”“卖体验”转变,让绿水青山的“高颜值”逐步转化为文旅产业的“高价值”。

 

河南《焦作日报》

(10月20日 A07版)

图片

全文如下

↓↓↓

国之重器看三峡 最忆是宜昌

王静锋 许伟涛

国之重器看三峡,最忆是宜昌。

这是记者此次随行“壮美长江·诗画宜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的最深切感受。

10月14日至17日,来自国内68家地市党媒的120多名社长、总编辑、中国新闻奖获得者及全国知名媒体人,先后走进“国之重器”三峡工程、屈原故里秭归、稻花香集团、三峡大数据中心、点军区三峡非遗in巷等地采访,实地感受宜昌高质量发展的魅力。

国之重器赋能 看宜昌谋势之机

宜昌古称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又以“三峡门户,川鄂咽喉”著称,乃“宜于昌盛”之地。

商丘日报郭文剑 摄

宜昌,因水而兴。据统计,宜昌有468座水电站,以全国0.2%的土地装备了全国7%的水电装机容量。其中,三峡大坝、葛洲坝、隔河岩都曾是世界最大、中国最大和湖北最大的水电站。2020年,该市水电发电量达1404亿千瓦时。

10月16日,采访团一行专程前往三峡大坝采访“国之重器”。站在三峡大坝坝顶,上游的高峡平湖烟波浩渺,峡江两岸绿翠如黛;下游江流如带,黄牛岩壁立千仞。

三峡左岸电站,巨型厂房长600多米,有十多层楼房高,14台巨大的发电机组一字摆开。厂房的背后,大坝阻挡着浩浩江水。

走进“大国重器”的内部,所见令采访团一行更加震撼。中控室的电脑上数字不停翻跳,实时显示各技术数据。发电机组正在快速运转,源源不断地向外输出清洁电能。

数据显示,此时坝前水位172.66米,下游水位65米,高差达107米,已经进入三峡工程整体竣工验收后首次175米蓄水的冲刺阶段。

据现场讲解人员介绍,2003年7月,左岸首台机组投产发电;2005年9月,14台机组全部建成投产,有效缓解了当时华中、华东、广东、川渝地区的“电荒”。

不仅如此,宜昌自2008年开始开展抽水蓄能电站普查工作,初步确定一批装机规模超过30万千瓦的站点资源,总装机2010万千瓦。目前,长阳清江、远安宝华寺抽水蓄能电站已纳入湖北省抽水蓄能(2025)规划备选站点。

这相当于再建一个三峡工程!

因时而动、顺势而为的宜昌,正深入挖掘开发江河山水宝贵资源,将其转化为主动融入三峡城市群、长三角经济区战略的澎湃动力,以大手笔、以全球视野书写了全域高质量发展的大文章。

10月14日,在第十二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开幕的同时,“宜荆荆恩”城市群文旅惠民卡正式上线。宜昌市、荆州市、荆门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四州市,正以宜昌为龙头形成湖北“两翼驱动”的南部列阵!

图片

三峡日报吴延陵 摄

未来五年,“宜荆荆恩”城市群区域经济总量将突破1.6万亿元。

创新激发活力 看宜昌转型之变

天赋宜昌,活力四射。

从三峡工程所在地到世界水电之都,再到清洁能源之都,创新宜昌活力无限,铿锵前行。

一组数据,让宜昌“底气”十足,“风”“光”无限。

在宜昌当阳庙前镇华直光伏电站,云长、翼德、孔明、子龙,4座装机容量均为20兆瓦的电站组成了宜昌最大的光伏电站。

自2014年8月,宜昌首个风电项目百里荒风电场开工。7年来,一座座风叶巨人在秭归、五峰、远安、当阳等地拔地而起。截至2020年,宜昌累计建成光伏电站422个,总装机32.42万千瓦,风电场9个,总装机70万千瓦。

在宜昌区域,探明页岩气资源储量超过了5000亿立方米……

如今,宜昌清洁能源的受益人群超过全国人口的一半。在“双碳”语境下,宜昌清洁能源富集优势更加突出,将为湖北、全国高质量发展提供能源支撑。

创新转型,宜昌先行。

宜昌市磷矿储量列全国八大磷矿区第二位,占湖北省保有储量的46.5%。其中,兴山县石墨矿是中南地区唯一的鳞片石墨大矿,在全国五大鳞片石墨矿中品居第一位,储量居第三位。

宜昌拥有兴发集团、三宁化工等一批行业龙头,是全国重要的磷化工基地。

然而,宜昌并未凭借资源及配套优势止步不前,而是持续将磷化工产业向精细化、高端化转型升级。

10月12日,总投资约320亿元的邦普一体化电池材料产业园项目落户宜昌。该项目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为核心,覆盖电池全生命周期,整合“磷矿—原料—前驱体—正极材料—电池回收”等多环节业务。

就在13天前,锂电龙头广州天赐磷酸铁新能源材料项目在枝江开工,项目达产后可实年产值40亿元,有望成为全国最大的磷酸铁生产基地,其核心产品为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

创新激发活力,转型魅力彰显。宜昌新能源材料产业优势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正逐步凸显。

在三峡坝区右岸,三峡东岳庙大数据中心已显雏形。三峡集团投资55亿元、建设2.8万个机柜的这个“新基建”大项目引起了采访团嘉宾的极大兴趣,冒着大雨倾听讲解。

作为三峡工程所在地,宜昌在清洁能源、电力保障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大数据产业写进了宜昌的“十四五”规划。同时,宜昌与三峡集团签订了包括大数据中心建设的多个“新基建”项目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华中地区最大数据中心群。

在夷陵区龙泉镇稻花香集团总部,一个字让记者们有些蒙圈,这就是“馫”。集团有关负责人说,“馫”古同“馨”,指香气,亦指人品高洁。从1500元贷款起家的村办作坊,到中国企业500强,稻花香打造出清样、原浆、活力、山水风等系列精品,产品覆盖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00个大中城市、1000多个县。如今,稻花香正实施“四新战略”,推进“五大转型”,在全国首创馫香型白酒生产工艺,构建新的高质量发展“馫赛道”。

文化点亮山水 看宜昌生态之美

华灯初上,三峡非遗in巷内管弦悠扬、乐音流淌。10月16日19时,采访团一行来到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的最后一站。

男声表演唱《峡江船工号子》、长阳山歌《姐不招手哥不来》、宜都梆鼓《谜中情》、皮影戏《文王访贤》等极具地方特色的精彩节目让嘉宾目不暇接……

作为第12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系列活动之一,三峡非遗in巷旨在向社会各界展示宜昌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成果,积极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宜昌旅游由“卖山水”向“卖文化”“卖体验”转变,打造世界旅游名城、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山水之美,文化铸魂,一直是宜昌旅游的特色。

宜昌文化厚重,拥有2400多年历史,是巴楚文化的发祥地,是中华民族伟大母亲嫘祖,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屈原,中华民族团结和平使者、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的故里;三国时期的宜昌更是魏蜀吴争夺的焦点之地,是著名的三国战场,相关文化遗址多达80处。宜昌还是中国钢琴之城、诗歌之城,拥有各类旅游资源747处,AAAAA级景区4家、在全国地级市中仅次于苏州。

图片

许伟涛 摄

近年来,宜昌通过灵活多样的载体和创意,把一个个传统文化符号和非遗项目变成可触摸、可体验的旅游消费场景,也搭建起了传统文化和游客心灵之间的连结。

在清江画廊景区,“土家文化”元素无处不在。“花咚咚的姐儿是一朵花,醉人的酒窝映彩霞,绣球抛出吊脚楼,魂儿丢在月亮下……”高亢的原生态山歌、婉转的长阳南曲让人如痴如醉,骂媒、哭嫁等土家婚俗一一呈现,清江流域首部室内土家民俗歌舞秀《花咚咚的姐》“圈粉”无数。

许伟涛 摄

在三峡大坝前徐家冲水域,龙舟竞逐,奋辑争先。正在这里举行的2021中国龙舟争霸赛暨“奥运龙舟”推广赛的热烈场景,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相传,屈原在汨罗投江消息传到家乡,秭归百姓纷纷划桨,为之游江招魂。这便是最初群舟齐发的场景。

文化赋能山水,最忆是宜昌。夜色渐浓,采访团一行结束采访依依回望时,三峡非遗in巷的灯火依然闪烁,演出的热潮还在继续……

采访手记

恰如山水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宜昌自然风光之天赋,人文历史之丰厚,绿水青山之秀美,战略地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天险,可谓禀赋独特、优势独具、资源富集。天赋宜昌,让人羡慕。

横观宜昌与焦作,亦有诸多相通之处。因煤而兴的焦作也曾面临着从“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的产业转型,打造“山水富城·文武福地”的高能级文旅之路正在破题,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拓展“双圈”发展路径正当其时……如此背景下,“宜昌模式”,值得借鉴!

 

《凉山日报》

(10月16日 新闻客户端)

图片

海报如下

↓↓↓

图片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