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颁奖晚会现场。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王昌明 摄
山月高悬,香溪流淌。
舞台上,象征富贵的大红牡丹次第盛开,载歌载舞的演员尽情唱响了《盛世香溪》。2021昭君文化旅游活动由此拉序幕。
昨晚,昭君故里兴山。家乡的父老乡亲和来自大草原的亲人,一同聚集到香溪河畔明妃出生的昭君村,在温柔的夜色中一起唱歌跳舞,“忆昭君、颂昭君”,共同感悟“以和为贵”“以亲为荣”的昭君文化。
此前,“昭君颂”全国谱曲大赛共征集到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和奥地利的音乐爱好者创作的168首歌曲, 39首歌曲脱颖而出。独唱节目《唱一曲昭君出塞》正是从征集作品中遴选出来的。
昭君“出塞和亲”,一路上,马嘶雁鸣,心绪难平,在坐骑之上拨动琴弦。南飞的大雁忘记摆动翅膀,跌落地下。从此,昭君就得来“落雁”的代称。舞台大屏幕上,一袭红妆的昭君在歌声中不断深情回望,让家乡父老情不能自已。
“七〇”是还抱在妈妈怀中的2岁孩子,被口罩遮住了脸,只露出一对炯炯有神的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舞台。一个节目结束,他也跟着拍起了小手。妈妈彭女士告诉记者,兴山人都是从小听昭君故事长大的,所以她从古夫赶过来,给孩子一点启蒙。
“百年无烽火,此功赖明妃。”由于昭君出塞和亲,带来了祖国北方边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安宁。“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北方边疆呈现的是多么安宁祥和的景象。
女声独唱《和》表达的正是这种寓意和情感。两千多年前,王昭君阔别家乡,远赴塞外,开启了流芳千古的和亲之旅。两千多年来,“以和为贵”“以亲为荣”的昭君文化,已沉淀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焕发出了新时代的文化魅力。
呼和浩特市苏鲁锭皮业公司副总经理张晶说:“在老百姓心里,王昭君不单单是中国的四大美女,更是一位民族团结友好的使者。”
昭君村里至今尚存梳妆台、娘娘井、楠木井、望月楼、王字崖等昭君在家乡生活的旧址遗迹,吸引着游客趁着夜色参观游览。悠悠千载的香溪水里是诉说不尽的思念与怀想。
青青的茶园,金黄的稻田,盛开的油菜花,硕果累累的核桃林,大屏幕的镜头一次次扫过昭君故里诗画的家园。秋月朗照,夜风习习,月光下,由草原人民敬赠的汉白玉昭君塑像亭亭玉立,端庄飘逸。这悠扬的歌声,是家乡父老为昭君谱写的新的出塞曲。
在演出开始前,兴山县县长曹宏伟在致辞中说,兴山将坚持把弘扬昭君文化作为光荣使命,深入挖掘昭君文化内涵,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全面打响昭君故里和美兴山全域旅游文化品牌。
湖北昭君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支琳告诉记者,2021昭君文化旅游活动将进一步推动昭君出塞路沿线城市的文旅融合,打造“昭君文化”创意品牌,推动昭君文化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记者 方龄皖 通讯员 乔长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