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西古称越嶲、嶲州。地处横断山脉北麓、四川省西南部,隶属凉山彝族自治州。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因越过嶲水设郡得名越嶲郡。朝代更迭,几易其名,新中国成立后不久,越嶲更名为越西。
高铁穿过越西。
上午从宜昌出发,穿山越水,几经辗转,到达越西时,已经是晚上10点多钟。朦胧夜色里,星星点点的光亮错杂纷呈,像是在人间,又似在云端。街上人车稀少,凉风阵阵,伴有哗哗的流水声传来,让静谧安详的夜变得生动而有了些诗意。
一
金秋是丰收的时节。
我们来到越西,正赶上当地举办的农民丰收节。开阔平坦的坝子里,歌声、人声、笑声交织一起。文化广场上设置了许多展台、摊位,上面摆满了当地的农特产品,有花椒、马铃薯、辣椒、苹果、葡萄、猕猴桃等。村民们热情地向我们介绍,黝黑的脸上尽是丰收的喜悦。
今年的丰收节,唱主角的是苹果。越西苹果种植历史悠久,史料记载,早在清光绪年间,越西境内就有花红(蔷薇科苹果属)栽种。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这里的苹果色泽鲜艳、个大汁多、香味浓郁,而且富含维生素C、钙、铁等微量元素。1977年,越西苹果进入国际市场时,价格比美国的蛇果还要高。2010年越西苹果被认定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第二年,又获得中国绿色食品证书。越西苹果当仁不让成为了国内知名水果品牌。
红富士、信浓黄、维纳斯黄金、红将军等都是越西苹果的当家品种。在果农潘平海的展位前,我们停下脚步,接过他递上来的维纳斯黄金,咬上一口,汁液四溢,口腔内顿时芳香弥漫。《闽南日报》的陈晓云刚吃了两口,脸上就露出惊讶的表情,直呼“好脆、好甜”。连忙掏出手机拍照,扫码付款下单,请潘老板帮助发到福建漳州,让家人和同事一起分享越西苹果的香甜。
“几天可以到达?” 潘老板笑着伸出几根指头,自信地说,最慢五天就可以吃到。随着成昆铁路复线的开通、电商的火爆,越西农特产品销售进入“高速时代”,蜀道之难已经一去不复返。
平畴沃野,苹果飘香。我们在越西现代农业(苹果)产业园区看到,一排排苹果树列阵延伸,沉甸甸的果实压弯枝头,一望无边的苹果树林和挂满枝头的红的、黄的苹果,成为越西田野上独特的景观。
越西苹果,凤凰涅槃。曾经风光一时的越西苹果,因为种植技术落后,一度在外地市场销声匿迹。近年来,越西将苹果确定为乡村振兴的破局产业和农业发展的首位产业,大力推动苹果产业全链条改造升级,加快推进苹果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力度,实现产业精细化、高效化、绿色化发展。提出在现有10万亩苹果的基础上,争取在3至5年,全县苹果种植面积突破20万亩,实现总产值21.5亿元,果农收入达到12亿元,让越西果农真正享受到农业科技带来的红利。
其实,除了苹果,越西的大红袍贡椒、甜樱桃、马铃薯等优质农特产,都是全省全国知名农产品地理标志。在丰收节现场,同样吸引了不少游客和商家的关注。
“我要4件黄金果。”“我要5件魅力金果。”彝族姑娘阿说石布莫从事越西猕猴桃种植。第一次参加农民丰收节的她忙得不可开交,不到两个小时,就接下40多单。她的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红扑扑的脸灿烂如花。
越西之行首站,我们就这样陶醉在了喜庆丰收的欢乐景象之中。
二
在普雄镇举行的“尝新米节”,像是一场非遗的活态传承,让我们零距离感受到了彝族传统文化的神秘与魅力。
陪同我们采风的孙建生,是凉山州知名摄影家,也是越西彝族非遗专家。一路上,他热情地向我们讲解彝族“尝新米节”的传说和历史。
“尝新米节”。
“尝新米节”彝语“车史则”,意思是“吃新米”。因为气候差异,水稻成熟期有别,“尝新米节”的时间一般在农历六月至八月。越西彝族“尝新米节”的过节时间在彝历虎月,也就是每年的九月。
普雄镇是彝族“尝新米节”的发源地,据史料记载,这里种植水稻的历史有500多年。镇内的且拖村是四川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彝族尝新米节”的体验基地。今年普雄镇彝族“尝新米节”就在且拖村举行。
蓝天白云下,金色的稻浪绵延起伏。村民们身着彝族节日盛装,手举一把黄色的伞,排着长长的队伍,在几条稻田的路口等候着。随着彝族音乐的响起,他们沿着蜿蜒的田埂,向修建在稻田中央的一个圆形亭子聚集。这时候,流动的黄伞,摇曳的彩裙,欢呼的人群,生动灿烂的场景,如同一幅巨大的山水画卷,在我们的面前徐徐铺展开来。
开阔的亭子顿时热闹起来。聚到一起的村民们手拉着手,里一层、外一层,欢快地跳起彝族传统舞蹈。我们一下子被这喜庆热烈的气氛所感染,大家纷纷加入其中,和彝族同胞们一起跳起来,欢声笑语在田野村寨里肆意升腾。
“尝新米节”的最高潮,要属拔稻穗比赛了。在规定的时间内,拔穗最多的为胜者。仪式结束,就是把拔下的稻穗背回寨子里,脱粒、翻炒、舂米、蒸煮、尝新,共同享受辛勤劳动的果实,祭祀祈福来年又有一个好收成。
30岁的曲木果果木专程从书古镇骑电动车来看 “尝新米节”。头次看到壮观的“尝新米节”的她十分兴奋。她说,书古镇的经济以出售泥炭土为主,近年来,为保护生态环境,镇里调整产业结构,今年也开始种水稻了。她希望镇里也能举办“尝新米节”,让彝族农耕文化得到更广泛传承,并助力乡村旅游的发展。
把绵延的群山当背景,把金色的稻田作舞台,让村寨的男女老少当主角。这是传承彝族非遗最本真的形态,也是农民喜庆丰收应该的样子。
呷古彝绣。
越西的雄峰秀水,村村寨寨,处处都浸润在传统文化之中。呷古村是成昆线上远近闻名的“彝绣第一村”,这里的绣娘们,用灵巧的双手绣出了幸福美好的生活;“银饰第一村”瓦曲村的能工巧匠,用彝族银饰制作技艺敲开勤劳致富的大门;粗犷的彝族汉子,用彝族民间口头文学、彝族版“脱口秀”“克智”细数彝族村寨巨变……
让非遗活起来、火起来。越西在“非遗+”融合发展上使劲,多姿多彩的越西非遗,在乡村振兴、文旅融合中绽放出了新的光彩。
三
嶲水流淌,相岭叠翠。古老的越西,历史文脉像阳糯雪山厚重,像嶲水一样悠长。
零关古道。
“主文运,司科举”的文昌帝君张亚子诞生此地,留下博大精深的文昌文化;司马相如在此打通“零关古道”,留下厚重沧桑的古南方丝路文化;诸葛武侯南征小相岭,留下灿烂的古蜀文化;红军长征经越西北上,红军和彝族人民鱼水般的军民情谊,留下永不褪色的红色文化……
丁山桥位于越西县城南6公里处的水观音河上,因石桥的一头顶着一座山嘴而得名丁(顶)山桥,又因为桥面是由两块石板并排铺成,故又称双石桥。在丁山桥北侧十多米远的岩石上,相传由清朝官员梁正麟题写的“零关”二字石刻十分醒目,丁山桥因此又多了一个名字——零关桥。
《越西县志》记载,丁山桥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是古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川滇线上重要的桥梁。历经五百多年的风吹雨打,加上商旅、马帮来往频繁,石桥桥面已被踩踏成浅槽状。人在桥上走,水在河中流,一阵清风吹来,我突然有了穿越时空的恍惚。
零关古道北由大渡河畔的甘洛县入境越西,南至小相岭出境,在越西绵延数百里,是南接西昌、北通成都的重要交通节点。古道蜿蜒曲折,地势险要,自古以来都是商旅、军事要道。公元前135年,司马相如受命出使西南夷,打通零关古道,让这条巴蜀先民开凿的茶马古道得以贯通,形成贯穿云南,与四川、关中相连,与境外缅甸、印度,甚至欧洲相接的“古南方丝绸之路”。史书对此有“通灵关,桥孙水,以通邛都”记载。
丁山桥下,河水奔腾;“零关”石刻旁,车流不息。曾经的马帮蹄声、挑客背夫、驿站驻兵早已湮没在岁月的长河之中,但新的“南方丝绸之路”正在越西大地上崛起、延伸。被国务院列为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丁山桥、“零关”石刻题记,是零关古道上隽永的文化符号,它们将世代于此,讲述零关古道上曾经的艰辛悲欢,见证越西新“南方丝绸之路”的发展。
与丁山桥相距3公里左右的陶家营村,是古南方丝绸之路零关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走进村内,几座高耸的土碉楼十分抢眼。越西县文昌故里旅游景区管理局副局长田玉华告诉我们,这就是越西有名的土碉楼。明洪武年间,名将陶亨为守护零关古道通畅,率兵在此驻扎,陶家营因此而得名。
越西土碉楼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诸葛武侯曾在此地筑土城一座,人称“奴诺城”。据《越嶲厅志》载:“元置邛部川,旧筑古城,在今治北二十五里王家屯场外。”越西土碉楼皆以黄土夯墙,墙壁厚薄不一,碉楼一般有4至5层。陶家营村现存完好的土碉楼有20多座,最有代表性的有18座。风雨侵蚀,墙壁上的小孔大洞里,有岁月埋藏的无数鲜为人知的故事。
如今,这些土碉楼成为了越西宝贵的文化遗存,在乡村振兴的春风里,百年土碉楼迎来了新的生机,当地政府深入挖掘古村落文化内涵,把陶家营村打造成了越西乡村旅游线上最美的风景。有着300多年历史的逍遥楼被改造成书吧民宿后,吸引许多外地游客前来打卡。50多岁的楼主陈明说,今年已接待了好几拨从成都、重庆来此避暑的客人了。
在民风古朴的越西,我总有一种历史与现实的交错感。深藏于崇山峻岭之中,却从来没有停止过与外面世界交流互通的脚步。嶲水流经处,高铁穿梭,产业聚集,古老又现代的越西,期待有更多的人去探寻,相信会有更多的秘境被发现,也还会演绎出无数的惊喜和传奇。(文/阮仲谋 图/孙建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