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湖北省第四十一届“爱鸟周”启动仪式在远安举行,今年活动的主题为“保护候鸟迁徙通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旨在宣传新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法》,科普鸟类保护知识,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一直以来,鸟类都是我们人类亲密的伙伴,它们灵动的身姿,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靓丽的光彩,爱鸟、护鸟也是我们不变的主题之一。生态文明理念不仅要根植于心,更要付诸于行,保护鸟类对于维护生态平衡,繁荣生态文化,树立良好生态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湖北省近年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持续推进鸟类栖息地保护修复工程,鸟类种类和数量持续增长。宜昌大老岭、武汉沉湖等34块保护地被列为全国候鸟重要越冬地和迁徙停歇地。据了解,湖北现有鸟类585种,2023年越冬水鸟种群数量近105万只,在17处湿地发现素有“鸟类大熊猫”之称的中华秋沙鸭467只,约占全球数量的14%,是中华秋沙鸭最重要的越冬地之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这对我们的工作很有指导意义。近年来,我们将爱鸟护鸟作为应尽之责,致力于国土绿化、湿地生态修复、野生动植物保护、生态公民教育,帮助鸟类打造理想的栖居地。我们不仅要保护野生动物,还要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让它们有一个更加和谐、更好适应的生活环境。近10年中国不断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坚决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交易,落实禁食野生动物管理要求,推动陆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取得明显成效,90%的典型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在生态保护方面,过去10年,中国制修订了生物安全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湿地保护法等20多部法律法规,生态保护的法治保障更加有力。通过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一批突出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得到有效解决。25个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试点稳步推进,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被划定。
保护动物不仅可以维持生物的多样性,而且有利于防止生物链的某个环节缺失,野生动物不仅是生态系统的构成部分之一,也是国家的自然资源之一,对生态平衡的有效调节具有积极意义,所以,我们需要加强对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为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空间。保护动物就是在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石,就等于保护了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也就是保护了人类自身。
作者:远安县林业局 徐心格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三峡宜昌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