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老故事”,展现“新担当”

2021-06-28 14:25  编辑:廖全  审核:龙怡洲

1967年6月17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氢弹爆炸,巨响震天、一声入心,中华儿女激动得热泪盈眶,研发人员振奋得彻夜难眠。转眼,又是一年的夏天,六月时节的金银滩头绿草如茵、微风阵阵,来此旅游的观光者络绎不绝,虽然机器的轰鸣声不再,但历史的铿锵声响直击心魂、动人的奋斗故事镌刻烙印。

“今看花月浑相似,安得情怀似昔时”。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到“二二一厂”核职工的不朽功勋和闪光精神,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老同志们,带着“二二一”的故事、带着“两弹一星”精神继续发光发热,用奋斗的坚韧见证着永恒的初心。新时代党员干部当重温“老故事”、感悟“真精神”,向榜样看齐、向先进靠拢,在新征程书写使命担当的“新答卷”。

从“雄关漫道真如铁”的艰辛过往中,汲取“惜时如金,不负韶华”的拼搏力。非凡的成就需要非凡的斗志和力量。1958年,面对西方核讹诈的威胁,党中央决定在青海建立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究基地。金银潭地处高原、环境恶劣,老一辈科研人员逆风而行、不惧艰险,努力适应高寒缺氧的自然条件、咬牙克服水土不服的生理状况,住在牛棚、羊圈里,吃着黑豆、青稞面,直面冰霜和寒雪,将奋斗的答卷写在了高原大地上。新时代党员干部当从“雄关漫道真如铁”的艰辛过往中,读懂坚韧的意志和报国的壮志,学习“缺氧不缺精神”、再穷也要造出“争气弹”的思想觉悟,珍惜当下美好时光,从老一辈奋斗者中接过“接力棒”,在新征程上展现新担当。

从“义理钻研到粹精”的顽强奋斗中,培铸“昂扬求进,务实敢为”的精气神。当年,在没有先例没有样品,一切需要自主研发的客观现状里,很多科学家都工作到深夜,誓要将核技术牢牢掌握在中国人的手中。为了造出合格的电雷管,研究人员从试制到定型,反复做了5万多次试验,在精心打磨和细致钻研下,推动了我国核工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伟大飞跃。新时代党员干部当从“义理钻研到粹精”的顽强奋斗中,涵养昂扬求进之追求、培铸务实敢为之精神,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尽心履行每一项责任,真正做到党员“出品”必属“精品”,让每一份成绩都经得起党和人民的检验。

从“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责任担当中,涵养“不辞辛劳,奉献无悔”的报国心。如今的金银滩已安全退役,成为了旅游景区,曾在这里奋斗的核工业人也被妥善安置到全国各地,老同志们虽年老但志不渝,继续在祖国山河里发挥着光和热。在“两弹一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里,老同志们义务的做起了接待和讲解工作,并将珍藏的历史照片、证书和纪念章等捐赠给了纪念馆,并自费到青海基地征集史料。“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一辈科学家用一生的坚持诠释了使命担当、用忘我的奉献浇灌着点点真情。新时代党员干部当从“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责任担当中汲取前行力量,涵养一颗不辞辛劳、奉献无悔的报国心,为事业大厦添砖加瓦、为美好画卷增彩上色、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

作者:周庆伟

单位:宜昌市远安县委组织部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