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史学习中过一个与“粽”不同的端午

2021-06-15 09:19 来源:三峡宜昌网  编辑:覃江云  审核:肖雨琴

又是一年端午到,碧艾香蒲处处忙。当端午遇上党的100周岁生日,今年,我们不妨忘却“艾草米粽雄黄酒”,过一个与“粽”不同的端午。

体味党史中的万“粽”一心。1928年的端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围剿。端午节当天,朱德、陈毅率领的红军主力驻扎在宁冈。当天中午,朱德的饭桌上多了几个来之不易的粽子,他随即将粽子分给了战士,并笑着说:“同志们,一起吃吧,这是我给大家做的团结菜!”餐桌上洋溢的团结和欢乐的氛围还未散去,红军就在新、老七溪岭上摆开了战场,胜利粉碎了湘赣国民党军第一次“联合会剿”。那一年的端午,正是“不费红军三分力,打败江西两只羊”。老一辈共产党人正是靠着万众一心的团结才形成了无坚不摧的力量,最终取得革命胜利。朱德说,“我们共产党员无论职务高低,都要始终把自己看作普通一兵,有盐同咸,无盐同淡,这才是我们干革命的任务和目的。”如今,井冈山的艰苦岁月一去不复返,朱德的话确依旧值得每一名共产党员铭记。工作中,不摆“官架子”,生活中,做个“普通人”,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方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体味党史中的身先士“粽”。1940年的端午前夕,是共产党人林其蓁英勇就义的日子。1940年4月,林其蓁在执行任务时被日寇捕获,受尽酷刑。但他仍然坚贞不屈,在狱中组织难友绝食,揭露日寇罪行,更是在"五四"青年节组织难友高唱《义勇军进行曲》,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表现出从容赴义的英雄气概。日寇气急败坏,于端午节前一日将他杀害,时年仅20岁。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中,还有无数像林其蓁一样为了民族大义,为了国家兴亡而英勇牺牲的革命者,他们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心中唯一装着的就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平年代,仍然有无数人和他们一样,为了国家繁荣、社会安定、人民幸福挺身而出,疫情中的逆行者、边防一线的守卫者、抗震救灾的冲锋者......他们共同筑起祖国稳定发展的强大堡垒。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前辈身先士卒、舍身忘我的大无畏精神,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争当排头兵,勇立潮头,扬帆远航。

体味党史中的勇挑“粽”担。1950年的端午,老战士孙贻荪正在参与修建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当天,孙贻荪所在的部队遇到了一群100多号人的土匪袭击,战士们拖着疲惫的身子,一手拿镐,一手拿枪,成功击退了土匪,保证了施工安全和进度。在西南刚刚解放,战争还未平息的历史时期,孙贻荪和他的战友克服了工具简陋、财政紧张、条件艰苦等困难,勇挑重担,用两年的时间完成了新中国第一条铁路的修建,谱写了筑路西南的奋斗史诗。无论是救国救民的革命时期,还是改天换地的兴国时期,亦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总有一群人要肩负起旁人无法承受的重担,为国家和人民牺牲小我。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已然落到我们年轻一代的肩上,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挑重担,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

作者: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李冬梅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