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鸡娃”上了热搜,所谓“鸡娃”,指的是给孩子打鸡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虎妈”“狼爸”们为了孩子能读好书,不断地给孩子安排学习和活动,不停地让孩子去拼搏。很显然,这样的教育方法与素质教育格格不入,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孩子的未来会好吗?多方发力,携手并进,共同解决“鸡肋”,是当下紧要之举,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减轻孩子的负担,是我们共同期待的教育环境。
“鸡娃”妈妈的大量出现,看上去是大家越来越重视教育了,实质是教育理念的变形和扭曲,是在大教育背景下,很多家长无奈之举,是不懂教育的家长发挥“鲶鱼效应”,过度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忙于超前培养孩子的“揠苗助长”现象。孩子童年在连轴转的学习中度过,很多心理健康问题不请自来,不容小视,如令人痛惜的“孩子弑母案”,实属反伦理道德,现象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然而心理健康是孩子成长的基础,是上全国名校的条件,是国家人才的关键。从另一角度看,孩子是弱势群体,没有适当的表达途径,孩子的玩耍并非对学习无益。学校的考核指标不应唯分数论,更应该看重孩子的综合全面发展。看似教育问题,实则是未成年人保护问题,新修改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已明确相关责任。
强化学校责任。作为孩子教育的主体,学校应该发挥指挥棒、红绿灯作用,科学教育引导孩子和家长,上好思政课,开好家长会,让父母们懂得正确的教育方法,加强教育理念分享,让家长们不再为孩子教育成长而焦虑烦恼,多开设一些兴趣班、体育课,还给属于孩子们的休闲时光,保障其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利用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来组织义务教育阶段的未成年学生集体补课,加重其学习负担。
强化部门监管。“鸡娃”现象上热搜,无不跟众多校外培训辅导机构相关,监管部门应该作出合理的政策约定,优化考核指标,强化考核通报,定期开展检查,不能任由其发展。从校外环境中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坚决堵住孩子健康成长中的漏洞,为祖国的“花朵”保驾护航。
强化修法保障。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在公开征求意见过程中,近两万名未成年人提出的意见绝大多数都关于减负。新修改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监护人的职责包括保障未成年人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学校应当与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互相配合,合理安排未成年学生的学习时间。通过立法层面的宏观把控,让孩子从学习的苦海中脱离出来,多一分童年的快乐,少一分成长的包袱,是孩子开心学习的力量源泉,只有通过法律条款,才能对各方责任主体起到“紧箍咒”作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孩子的教育成长不是一蹴而就或强行加压就可以解决的,家长的急切心态虽然可以理解,但漠视孩子的成长规律,最终也是徒劳无功。学校如果唯分数论,孩子走出校园,进入社会,那又有多少是杰出人才?科学养育孩子,首先要观察孩子、了解孩子、关心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其次是尊重为首,快乐为伴,不以家长想法强烈干涉孩子,给孩子适当的自由支配时间,让孩子的健康成长多一些“润滑剂”,相信孩子会跑得更快、飞得更高、行得更远,最后,努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如果现在播下“恶”的种子,忽视客观实际,很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就会吃下“苦”果,但那时为时已晚,无法改变。
作者:秭归县交通运输局 李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