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绎不绝的游人参观槽舂山房。
兴山县高桥乡大槽村美丽的生态走廊。
重修后的民居焕然一新。
修整一新的民居内部。
村民为游客制作原汁原味的腊肉火锅。
正在兴致勃勃采摘蓝莓的游客。
每到周末,村中的农家乐餐馆忙得不亦乐乎。
过去的干打垒民房,如今成为别具特色的民宿,房前有鲜花,屋后有青山,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
图/文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曙松 通讯员 邹远景 乔长姣
梅雨时节,雨后初霁的兴山县高桥乡大槽村,一条蜿蜒宽阔的公路在山间若隐若现,公路将过去分散在山间的农户串联了起来,黄墙黛瓦的民居,让人赏心悦目。
三年多前,这里的民居基本是干打垒土坯房,很多房屋年久失修,破旧不堪,人烟稀少。
大槽村位于兴山县高桥乡东部最边缘,由半高山和高山组成,是省定贫困村,山大人稀,交通不便,产业零散,全村185户有150户是贫困人口。
要致富,先修路。2017年开始,兴山县委、县政府高标准谋划建设大槽生态旅游扶贫廊道,在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上,先后修建了连通昭君、高桥两镇3村的20公里旅游公路,将几个村的旅游资源用一条路串起来,从宜昌和神农架方向来的游客可以轻松进村游览。
大槽生态旅游扶贫廊道建成,为“隔山跑死马”的大槽村打开了致富的山门。
帮扶单位宜昌建投集团就地取材,在保留大槽传统民居特色基础上,加入了很多现代元素,在每个村民小组中选择一户建成槽舂山房,这些民宿迅速成为宜昌市热门网红打卡点,让当地老百姓坚定了发展乡村旅游的信心,村里的人纷纷主动要求改建房屋。
兴山请来中南设计院专家,结合本土农耕文化,统一规划设计,投资187万元对全村120户土坯房进行荆楚派风貌改造,传承农耕文化,保留乡土气息。几年下来,大槽村彻底变样了,蜿蜒的旅游公路两旁,一幢幢修整一新的民宿成为慕名而来的游人的打卡景点,“遇见远山”“悠然居”……这些充满诗意的词语成了深山民宿的招牌。
世代在山村中生活的农民做梦都没有想到,他们的家乡那些干打垒的破屋子有朝一日能成为“金饭碗”。
魏正才夫妻俩开的“十里春风”,是村里最早的农家乐之一。他们之前种烟叶、打零工、卖药材,生活过得并不宽裕。2018年,村里的游客越来越多,夫妻俩回村开起农家乐,去年收入就超过3万元。
今年疫情期间,他俩又将家里空闲的4间房改造成了客房,做起了民宿。“今年最多一天接待了40多人吃饭,客房也订满了,5月份一个月就收入两万多元!”
村里又借助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修复了战壕遗迹,整修了天池水库,新修了森林木屋,逐渐将扶贫产业的发展方向转移到休闲采摘、乡村旅游兼顾上来。
村民吴述新也盘算着把住宅改成民宿。他家离蓝莓基地不远,平时夫妻俩就在基地务工,蓝莓基地的游客越来越多让他们心动了。吴述新说:“虽然我们的民宿还没有正式营业,但我一点都不担心客源。”
2018年底,大槽村实现整村脱贫出列,2019年人均纯收入达14997元。截至7月底,村里建成9家民宿、13家农家乐餐馆,带动村民参与旅游商品和农产品销售的农户达102户。
生态旅游扶贫廊道如同一条充满活力的动脉,为古老的大槽村带来了生机。
《湖北日报》2020年8月4日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