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德刚在林场巡逻 通讯员林方芳摄
55岁的贺德刚,是夷陵区樟村坪林场的一名护林员。他19岁就一头扎进了山林,用脚丈量着林场的每一寸土地,日复一日行走在最偏远、最艰苦的管护区。从万家沟到窝棚岭,从石板垭到好汉坡,他始终冲到最前面。30多年来,贺德刚累计巡护山林11000次,徒步里程226000公里,用自己的赤子之心守护着生态绿肺。
10月12日,记者采访了贺德刚,听他讲述了护林的艰辛与骄傲。
年轻小伙 甘当护林员守护林区
“太阳出来啰喂,上山岗哟啰喂……”这样的歌,贺德刚不知不觉已经唱了30余年,作为本地人的他却总是驻守在清凉寺、三岔垭、马槽驿等最艰苦的管护站。现在,马槽驿17000亩山林均由他和另外两名护林员负责,在他们的精心巡护下,该林区多年未出现过重大险情。
在樟村坪林场茂密的森林中,贺德刚佩戴者“护林员”红袖标,穿着护林员制服,手持砍刀,沿着崎岖的林间小路例行巡山。他每日的行程总是规划得满满的,平常主要是到山林间进行巡护。如遇到村民随意砍伐林间树木,他则进行劝阻,并根据实际情况,向相关部门汇报。在重点防火期,贺德刚向村民发放防火宣传资料,公开信、告知书、禁火令、“十不准”等,调查了解辖区情况,做到村里、家里、林区“三人监护”。
每当有人问起贺德刚,为什么会选择这份艰苦而又枯燥的工作?他总是笑着说:“我19岁进入樟村坪林场成为首批专业护林工作者,心里其实也有一份小小的骄傲。工作之后,每天在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上行走,有一种说不出的踏实。我也希望维护这片土地的美好。”
爱岗敬业
36年巡程超22万公里
贺德刚认真负责,爱岗敬业。为了守护山林,他总是巡护最难最远的地方。30多年来,贺德刚累计巡护山林11000次,徒步里程达226000公里。
马槽驿地处偏远,山路颠簸,贺德刚不畏环境艰苦,刮风下雨,不曾请一天假,没有一次迟到早退。每年防火期,更是一天24小时值守。就连今年4月份他生病住院做手术,也在3天以后返岗。“我是队里唯一的党员,现在又是防火重要时期,无论如何,我都得去巡护山林。”30多年来,在他巡视的这片山林中,从未发生过一起重大火灾。
贺德刚在工作中也努力好学,勤奋上进。1988年9月,他在中南林学院宜昌大专班学习专业知识。2000年天保工程实施后,护林员的工作内容增加了一项保护林场内的野生动物,贺德刚积极学习保护动物知识、熟悉各种动物的保护级别等。
贺德刚常说,将会一直不间断学习,扎扎实实工作,立足于本职,勤奋好学,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为林区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乐于助人
愿毕生为林场服务
贺德刚除了爱岗敬业外,还乐于助人,时常在他人危难之时,伸出援助之手。
2006年,贺德刚巡山时,发现犁耳坪茶厂的工人采茶时被野狗撕咬,他第一时间驱逐野狗,然后帮助工人处理伤口并将其送去医院救治。因工人受伤行动不便,在治疗期间,贺德刚便背着他进出,直到确定工人无碍之后才离开。2009年4月,他凭自己一技之长,为犁耳坪茶厂服务,使得茶厂正常生产。
2019年,在一次巡林过程中,贺德刚发现樟村坪镇某村村民杨杨(化名)正在毁林欲种天麻。他马上上前阻止。可杨杨很不配合,结果被处罚,从此对贺德刚心存芥蒂。后经贺德刚多方了解,才知杨杨是贫困户,无房无田,离异后日子过得很清苦。“只要想办法、出主意,总能为他解决问题的。”贺德刚向林场党支部说明杨杨的情况后,为其争取了3亩烧火柴用地,用于日常生活烧柴取暖。还多次主动上门嘘寒问暖,帮助其解决生产生活困难。现在,杨杨生活好起来,不仅主动向贺德刚道歉,还承诺不再乱砍滥伐木材了。
2007年至2010年期间,林场内的村民们因交通不便,很难到集镇上购买生活用品,贺德刚便主动提出帮忙采购物资。他还时常自掏腰包,却没有一句怨言。
多年来,贺德刚始终怀着一颗赤诚之心,以行动诠释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一名山区护林员的使命与初心。他先后也荣获了樟村坪镇“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劳动模范”及“宜昌好人”等荣誉。
目前,贺德刚已年过五旬,身体大不如以前,但他还是希望将毕生的精力用在这片生他养他的林场上,为村民们守护这片生态绿肺。(记者 罗娜 通讯员 宋建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