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城街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焕彩出新

2023-08-10 09:02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肖雯瑶  审核:闵娜

宜都是全省“三治融合”全省试点县市,早在2015年年底,一项坚持党建引领,法治为纲、德治为领、自治为基的“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新探索就已经启动。陆城街道作为宜都市的“心脏”,率先作为,以党建引领推进“三治融合”,打造出基层治理的“陆城范式”。

建强阵地为群众提供“红色服务”

陆城街道在城区搭建86个“家+驿站”、在农村建立48个“支部微家”,将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的全过程各方面, 有效打通了服务城乡群众“最后一百米”。

陆城街道“家+”驿站是以网格管理为基础的“党支部+居民小组+网格员+志愿服务+驻格警务”五岗一体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通过建立基层阵地、配强工作力量,发挥“六进”功能,将工作触角延伸到小区、街巷,乃至楼栋的每一个家庭。

陆城街道八字桥社区丹桂苑小区以前无人管,是“脏乱差”的代名词。前些年,丹桂苑小区成立“家+”驿站,由住在该小区的党员刘华牵头成立了业委会,将公共地带的菜地清理硬化后规划成停车位,争取资金对小区外立面、楼道进行整修等,“家+”驿站让小区焕发新气象。

绿洲新城小区以前管理混乱,大部分业主拒绝缴纳物业管理费。陆城街道在此设立第五网格“家+”驿站,协助物业开展“为居民解决10件实事”活动,件件得到落实,由此拉近了业主与物业的距离,小区物业费的缴纳率达到98%。

在农村,陆城街道全面推进以落细落实村规民约为基础,以人情风专项治理和文明诚信家庭建设为重点,以村组干部、普通党员、乡贤能人三支骨干队伍为支撑的“123”农村社区治理创新。因地制宜在相邻的1至2个村(居)民小组建立党支部,在党员群众中心户家中建立“微阵地”,搭建集学习、服务为一体的支部“微家”,让群众诉求得到及时受理。

家庭诚信档案让诚信“升值”

“自己住楼房,父母住旧房,根据村规民约规定,要在你家庭诚信档案中扣你诚信积分3分。”在陆城街道尾笔村,村民魏某在收到村道德评议会发来的扣分告知后,立即赶到村委会说明情况,并在当天将父母接到新房居住。

“积分进档案,处罚不讲情,对村民震动较大。”尾笔村党总支书记黄攀虹介绍,近年来,尾笔村大力加强家庭文明诚信档案建设,制定了村规民约,并在此基础上,推出诚信积分制,基础分100分,90分以上为诚信户,90分以下为失信户。22个加分项,31个减分项,3个“一票否决”项,得到群众高度认可。

陆城街道在有条件的农村社区、村改居社区高标准建设家庭文明诚信档案馆;暂达不到条件的农村社区、村改居社区规范建设家庭文明诚信档案室;其他农村社区及村改居社区单独建立家庭文明诚信档案柜;城市社区按照“指定建卡、涉信建卡”原则分期、分批逐步建立居民文明诚信颜值卡。目前该街道农村和村改居社区已高标准建设家庭文明诚信档案馆6处,家庭文明诚信档案室7处,建立家庭文明诚信档案21139份,城市社区共建文明诚信颜值卡5960份。

家庭文明诚信档案还体现在对“人情风”的治理上。陆城街道在城郊各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党员带头对全村红白喜事进行监督管理。规定随之出台:除老人过世、结婚、生小孩可小范围请客外,其余一律不准请客,违规者记入家庭文明诚信档案。经过整治,困扰村民多年的人情风得到治理,人与人之间清清白白交往,村民少了人情之累。

“围楼夜话”让群众站“C位”

如何深入群众,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陆城街道创新工作方式,进一步缩小治理单元,以“楼”为治理起点,开展“围楼夜话”活动,激发群众积极性,提升治理效能。

清江润园小区停车位不够,业主车辆占据行车道,一到上下班高峰期,堵成“一锅粥”。经过“围楼夜话”,名都社区听取业主建议,将小区内部车道改为单行道,前门进后门出,堵车问题迎刃而解;锦江社区锦绣江南小区充电桩缺乏,健身器材年久失修,锦江社区采取“围楼夜话”与居民面对面沟通后,争取资金兴建充电桩12个、电动汽车充电棚2处,增设健身器材六处……

一场场“围楼夜话”如期开展,一件件民生实事得到解决。陆城街道自2022年5月启动“围楼夜话”活动,以“邻里相识、干群相融;楼道走通、民心走顺;共话治理、共享成果”为主题,组织党员干部、下沉党员等力量,深入1173个楼栋,与居民零距离沟通交流,搭建起干部群众交流感情、表达诉求、解决问题的一体化平台。

如今的陆城街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机制日趋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优化,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安全发展的底线守得更牢,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方勇华 通讯员 谢宜华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