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缔造全产业链 带着农户一起赚 宜昌创新推动农业产业化 辐射50万农户带动增收59亿元

2022-12-19 08:30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肖雨琴  审核:闵娜

近日,走进当阳市民天米业有限责任公司,只见大米加工设备运转不停。“我们马上准备再上一条大米加工生产线,生产能力可翻两番。”民天米业公司负责人尚春霞说。

尚春霞也是当阳市秋慕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2013年8月合作社成立,到目前,合作社入社成员从8户增加到261户,辐射带动周边17个村1180多人,年用工从几百人次增长到近万人次。合作社与粮食加工企业联合投资200多万元购买飞防无人机和粮食烘干等设备,为周边农户提供社会化服务面积近5万亩,实现了合作社与农户双赢。

同时,庙前镇结合英雄片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支持民天米业公司积极争创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水稻文化产业园。水稻文化产业园总投资1.2亿元,将建设特色产品展销中心、水稻文化展馆、水稻科普馆、研发中心,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全面达产后,产业园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带动新增就业500人。

这是宜昌市全面践行共同缔造理念,坚持以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思维加快推动农业产业化,着力构建主体、村集体、农户共谋共建,一二三产相融相促,科技、金融和品牌等要素赋能赋力的农业产业发展新格局的一个剪影。

近年来,宜昌共建“龙头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培育以土老憨、采花茶业、平村众赢等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牵头,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积极参与,广泛带动小农户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6个。在夷陵、枝江等地创新农民合作社“五级联创”、家庭农场“四级联创”、龙头企业“三级联创”,辐射带动80%以上农户。新创建国家级示范合作社7家、省级示范合作社34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3家、省级龙头企业31家。同时,加快“龙头企业+”,龙头企业通过订单收购、吸纳就业等形式,带领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网络农民合作社2826家、家庭农场2247家,辐射50万农户,带动农户增收59亿元。

同时,通过融合发展的路径,拓展乡村产业多种功能,共建多边受益的产业链条。推动产加销贯通、贸工农一体发展,培育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07家,预计2022年产值达到1326亿元,同比增长15%以上。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村302个,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达到5458家。创建7个淘宝镇、29个淘宝村(分别占全省总数的17.9%、53.7%),培育农产品电商主体5537家,年销售额达82亿元。

宜昌还通过科技、金融、品牌等资源要素多点发力,全力优化农业发展环境,激活乡村产业发展动能,让宜昌农业产业底色更亮、后劲更足。推广120项农业主推技术,主推技术到位率超过95%。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带动新增农机近1.9万台套,受益农户1.59万户,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到65.2%。用活金融纾困20条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涉农贷款投放,涉农贷款余额达到1992亿元,同比增幅18.7%。“稻花香”、“屈姑”等38个品牌获评“中国驰名商标”。(通讯员李伟)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