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筑堡共同缔造幸福生活——深入推进筑堡工程系列评论之三

2022-05-31 06:05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李敏  审核:熊鹏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筑堡工程的逻辑起点。“百姓需要什么,我们就干什么”,只有这样才能把筑堡工程打造成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才能把基层组织打造成“敲得开门、认得到人、说得上话、托得了事”的坚强堡垒,才能共同缔造出幸福生活。

筑堡基层,小事做起。“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基层是社会治理最深厚的支撑。群众对生活空间的细微变化最敏感,对点滴需求最上心,对身边的公共事务最有发言权。噪音扰民、消费投诉、停车难、充电难等,这些问题看上去虽小,但都关乎民生,都是基层和群众的“大事”。要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我们必须到基层去、到一线去,把正在开展的“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与整市推进筑堡工程紧密结合,带着忧民、爱民、为民、靠民、惠民的深厚感情,贴地行走、脚踩大地,及时掌握最真实最客观的群众需求,起而行之抓落实、做到位。

为民造福,就是政绩。为民筑堡,首先就要把群众朝栖夜寐的生活环境营造得更加舒适、便捷、宜居。要从加快“八大场景”落地入手,合理配置完善社区管理、基础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商业服务、市政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构建形成综合完善、便捷高效的15分钟街道生活圈、5分钟社区生活圈。要加快老旧小区改造,让城市的“痛点”变“靓点”,让城市“老居民”一样享受到“新生活”。要立足于平战结合,树牢底线思维,让治理体系在日常运用和极限测试中发现不足、迭代升级,确保在特殊时期或重大节点中依然张弛有度、高效运转。

筑堡为民,更要靠民。四百余万名宜昌老百姓是筑堡的主体,基层是筑堡的重要着力点和关键环节。这就需要尊重老百姓的主体地位,组织、发动居民群众广泛参与,谋划工作路径向居民群众问计,落实工作举措靠居民群众参与,衡量工作成效由居民群众评判,推行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找出社区最大公约数,画好基层治理“同心圆”。要把握好顶层设计与基层实际、赋权基层与基层减负、政府主导与共同缔造之间的关系,健全完善党组织统一领导、政府依法履责、各类组织积极协同、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让下沉的资源、服务,基层都能接得住、用得好。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做实社区、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社会志愿者和社区公益慈善资源融合发展、运转有效的“五社联动”机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三峡日报评论员)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