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蹈火 ——我市一线医护工作者筑起生命防线纪实

2020-09-25 09:56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金睿  审核:刘小凡

2月7日凌晨,市中心医院江南院区首例新冠肺炎孕产妇手术分娩顺利实施, 新生命带来了新希望。图片由市中心医院提供

2月13日,福建省对口支援宜昌防治新冠肺炎首批支援队的疾控专家在市疾控中心实验室,与我市疾控人员对提取的样本进行核酸检测。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王昌明 摄

2月26日,通过中医干预治疗的新冠肺炎患者“茉莉”(化名),在治愈出院时向照顾她的医护人员深深地鞠了一躬。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王昌明 摄

山河无恙,幸得有你。9月21日,湖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武汉举行,被表彰为“湖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的程爱国,收到了治愈出院患者发来的祝贺短信,这个50岁的男人,情不自禁,热泪盈眶。

程爱国是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呼吸与危重症科兼急诊科主任。几个月前的一百多个日日夜夜里,曾经发生在重症病房里的一个个惊心动魄、生死救治的场景,时常在他的脑海里浮现。

而与程爱国一样,每一位医护工作者一线战“疫”的经历都会终生难忘。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在峡江两岸打响。

全市卫生健康系统作为战“疫”先锋,调动一切资源和力量,以最快速度投入战斗,以最快速度救治患者,以最快速度防控疫情。

全市医疗卫生系统的5219名白衣战士,义无反顾,逆行出征,奋战一线,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众生,构筑起坚如磐石的生命防线。

逆行出征,以生命赴使命

“我是共产党员,我上。”

“我是呼吸与危重症科医生,专业对口,我去。”

“我是手术室护士,有多年临床经验,不论生死,随时听命。”

……

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是宜昌城区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疫情暴发,他们率先投入战斗,全部医护人员、医疗物资倾力其中。

病毒肆虐,态势严峻。医疗资源告急,医护人员紧缺,市三医院急需医护力量支援。

守望相助,共同抗疫。

1月20日,市中心医院1700名医护人员集体请愿。一封封催人泪下的请战书,是他们立下的誓言。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医护力量同样紧张,但他们克服困难,先后向市三医院派出了21名医护骨干。

1月23日,郭晓锋、覃海茂、王冬梅、黄陈红、陈红宇、石雨6名医护人员,作为市一医院首批医疗支援小分队,奔赴市三医院参与救治。其间,该医院共派出24名医护人员前去支援,同时还带去了呼吸机、手术衣等救治物资。

市二医院、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国药葛洲坝中心医院、市中医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优抚医院等,也纷纷向市三医院伸出援助之手,派出精干医护人员,参与救治。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些医院还向急需医护支援的武汉、县市定点收治医院派去医护力量。

1月23日,市中心医院、市二医院选派精兵强将驰援武汉。从志愿报名到奔赴前线,只有一夜的时间,没有来得及和家人告别,李灵丰、唐光明、韩振中、张斌、邓甜甜、杨慧毅然出征,奔赴武汉金银潭医院。

迎难而行,他们的目光坚定,步伐铿锵。

市三医院肺三科护士长周瑜,连续五年的春节都坚守在岗位上。接到参与新冠肺炎救治工作任务后,她在第一时间退掉了回广东韶关老家过年的车票。除了承担护理任务外,她还要管理4个楼层的病区,连轴转就成了常态,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足5个小时。

市中心医院男护士宗涛推迟了婚期,火速奔赴抗疫战场。两个月间,他将两次轮休的机会都让给了女护士。他说:“我是男人,战斗打响后应该冲到最前,坚持到最后!”

身披白甲,他们和病毒勇敢抗争。

兴山县人民医院副院长袁选波仅用3天时间,主导完成发热门诊改建。改建工人不足,他自己当搬运工、清洁工、修理工,72小时不眠不休,腾出3000平方米病房、22个床位。

23岁的董治臻是市一医院手术室的一名男护士,有着扎实的心内科、ICU等临床护理专业技术。他请战支援市三医院,面对危险,冲锋在前,被患者称为“最勇敢的男护”。

“会诊电话常在半夜打来,根本无法休息。”程爱国最早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在隔离病房,他没有白天黑夜之分,每天在隔离病区的工作时间长达15个小时。抗疫战场,他火线入党。

奋不顾身,他们挑战着身体的极限。

怀揣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急救药,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博士瞿星光,在重症病房持续坚守了50天,夜以继日参与抢救、会诊,为重症患者“抢”出了生命通道。

市三医院隔离病区护士长、共产党员魏娇,连续超负荷的高压工作后晕倒在病房。休息不到3分钟,她又支撑着戴好防护装备,冲进了隔离病区。

义无反顾,他们承受着失去亲人的痛苦。

母亲生命垂危之际,市二医院护士童薇坚守在医院发热门诊,一天站十多个小时,顾不上喝水,不能上厕所。得知消息时,母亲已离开了她。市三医院麻醉科主任韩裕权,在朋友圈和病逝的父亲告别后,擦干眼泪回到岗位继续战斗。

夫妻上阵、父子同战、母女携手,身披白甲的战士们,用行动诠释医者使命:生命所系、性命相托。

在枝江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曹金强和妻子缪晓兰都奋战在一线,却没法见面,只能在电话中互相打气。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医生杨子丹只能穿着防护服,在产房外迎接女儿出生。

坚决听从党指挥,坚决打赢抗击疫情阻击战!在城区定点收治医院,市三医院隔离病区临时党支部成立,23名共产党员面对党旗庄严宣誓。

每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他们在距离新冠病毒最近的地方,凝聚成一道道抗击病魔最坚固的防线。

尊重科学,打通生命通道

尊重科学,综合施治,一人一策,精准治疗。

我市各定点收治医院,针对患者病情,专题研究制订重症患者与危重症患者会诊、救治方案预案。正因为医护人员的大胆创新,敢于突破,制订的“宜昌方案”疗效显著,一个个危重症患者重获新生。

3月12日,4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张姓患者成功拔管了。“我都70岁了,没想到还能有幸捡回一条命。”2月1日,这位张姓患者被紧急送往市中心医院江南院区。一个多月里,她经历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死亡之约”,却因白衣战士们一次次的竭力抢救“死里逃生”。3月17日,张某两次核酸检测呈阴性,符合出院标准,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她终于康复出院。

在市三医院的危重症病房里,频频上演着生死时速。“在最难攻克的关口,我们要冲上去!”没有犹豫,也容不得退缩,市三医院和福建援宜支援队的专家们合力攻坚、奋力相搏,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抢了回来。

“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宜昌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福建援宜支援队功不可没。”市三医院党委书记胡华刚感慨不已。

八闽大地,生死相救。在抗击疫情最艰难时刻,从2月11日起,福建先后3次共派出274名医护人员千里驰援宜昌。

福建援宜支援队刚刚抵达,便马不停蹄成立医疗救治领导小组、医疗管理组、院感管理组、中医治疗组和护理管理组,深入市三医院、市中心医院及县、区重点定点救治医院,了解医疗救治、人力资源、设施设备等情况,专题研究制订重症患者与危重症患者会诊、巡诊和救治方案预案。

在国家新冠肺炎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福建援宜支援队结合宜昌地域特性、患者个体症状,创新突破,推出了多个特征鲜明的治疗“硬招”。

福建援宜支援队队员丁海波坚守重症病房,只能通过手机与患有肺气肿、常年瘫痪在床的父亲视频。

身为福建援宜支援队中医治疗组组长,朱明带领17名队员与宜昌中医专家多次交流、沟通,开出了适合宜昌人的“宜昌药方”。

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福建援宜支援队和全市各定点收治医院一样,把使命刻在心中,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压力变成动力。

一张全力创新的呵护生命之网,在全市越织越紧、越织越密。《新冠肺炎诊疗“福宜”方案》编写完成,下发至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动全市医疗救治规范化。

中西医融合治疗之策全市施行。全市各定点收治医院的中医专家团队,对每一位病人把脉诊疗,辨证施治,坚持“一人一方”,制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外熏内服”双管齐下,中医医药治疗覆盖率达到100%。中西医综合治疗,交出令人振奋的答卷。

新的治疗方法积极推进。纤支镜治疗、气管插管、CRRT操作、深静脉置管、呼吸及呼吸机管理、血浆置换、ECMO等救治技术和手段,得到有效运用,为众多危重症患者打通了生命的绿色通道。

2月7日上午,91岁高龄的新冠肺炎患者王某光从市三医院治愈出院,成为全国首例90岁以上治愈出院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有多年冠心病病史、身体里还有心脏支架,他能够成功治愈,带给患者更多的希望。

2月17日,经过市中心医院江南院区15天的积极治疗,5个月大的男婴成成(化名)治愈出院,成为宜昌年龄最小的治愈出院的确诊患者。

狭路相逢勇者胜。一条慢慢爬升的斜线,标示出院患者人数与日俱增。健康与生命的成功回归,是对医护人员最好的奖赏。

丹心闪耀,共筑生命防线

刘丽丽是市三医院院感办主任,她的爱人张伟是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的主治医师,疫情暴发,他们夫妻二人一直坚守在最前线,9岁的女儿只好送到外婆家。一个多月后,因老人身体不好,市三医院领导想办法,把孩子接到城区,请同事的家人帮助照顾。

“医院领导的关心关怀,让战斗在抗疫前线的医护人员心里非常温暖,也让我们更加专心地投入到战斗中。”刘丽丽感慨道。

除了定点收治医院外,全市医疗卫生系统组建关心关爱工作专班,建立联动机制,把各项关爱政策措施落地落实落细,让一线医护人员充分感受到关怀与温暖。

市卫健委认真落实国家、省、市临时工作补助和一次性慰问补助政策,及时申报一线医务人员工伤认定,表彰一线医务人员并落实相关奖励政策。在城区各定点医院,按照就近方便、单间隔离原则,提供一线医务人员必要的集中食宿场所;建立一线医务人员轮休制度,每工作5天休息不少于1天,确保医务人员充分的睡眠和饮食。

宜都市人民医院对在一线的双职工家庭进行了人员调整,使其一方可以照顾家庭;枝江市人民医院建立单位与一线医务人员沟通渠道,随时收集一线医务人员困难并及时解决;当阳市人民医院组织志愿者为一线医务人员家属送生活物资,为一线医务人员小孩送去学习用品,开展在线学习辅导;秭归县人民医院为一线医务人员家属发放口罩、消毒液、预防中药等“健康关怀包”。

兴山、远安、五峰等地人民医院都十分注重一线医务人员心理健康,及时进行心理支持疏导及随访。在长阳人民医院新冠肺炎收治病区,该县集中加大物资调拨力度,优先做好一线医务人员防护物资保障,足额配发医用防护用品。

病魔无情,医者仁心。关心、关怀、关爱,抗疫战斗中,从四面八方传递而来的爱心,滋润温暖着抗疫勇士们的心,也更加坚定了他们抗疫必胜的信心和决心。

在市三医院隔离病区,市妇幼保健院儿科病区护士长吴念念给9岁的新冠肺炎确诊患儿当起了“临时妈妈”;在兴山县人民医院隔离病区,护士宋正姣主动帮患有帕金森综合征的老人洗脏衣服;在枝江市人民医院的隔离病房里,护士们给患者过生日,温情而暖心的故事每时每刻都在上演;在秭归县人民医院的隔离病房里,白衣天使们不舍昼夜,主动与患者拉家常,曾经充斥着恐惧的隔离病房,有了欢声笑语。

在宜昌,广大基层医务工作者迎难而上,监测体温、电话随访、上门服务、主动作为,汇成一道道抗击疫情的坚固防线。

2月3日,长阳榔坪镇中心卫生院3名医护人员,深夜脚踏冰雪,历时6个小时,行程70余公里,将位于海拔1500多米、通信盲区的梓榔坪村二组发热患者杨安夫妇接到卫生院诊治。

在夷陵区营盘社区,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村医黄慧阳坚持挨家挨户上门监测体温,每天监测数百人次,有时累得手臂都抬不起来。她说:“我不能当逃兵,一定要守住我的阵地。”

远安县花林寺镇木瓜铺村村医夫妻刘远春、黄守珍并肩战斗,一天也没有休息,建立了8个微信群,准确掌握着全村276名相关返乡人员信息。

点军区艾家镇艾家村村医冯发静,不仅为124名返乡人员和14名密切接触者每日监测体温,还带动点军区乡村医生自发为疫情防控捐款7280元。

“疫情来袭,村医也是战士,我们必须上。”村医在战“疫”中书写着仁心大爱,让曾经弥散着不安的农村,有了更多的盎然生机。

身披战袍,向险而行。齐心协力,并肩作战。“疫”去春来,山河无恙。

宜昌最美白衣天使,用铮铮誓言、用英勇壮举,生动践行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庄重诺言。

他们,不愧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阮仲谋 刘晶晶 周寒飞 通讯员 方敏)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