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Hi~你是吃可爱长大的吧!长江里的微笑精灵

三峡日报
2019年04月12日 10:12

图片


4月11日

30多名网友志愿者

开启了一场寻找“长江精灵”之旅


4月11日下午,宜昌“群英汇”、长江湖北宜昌中华鲟保护区、宜昌市稻草圈圈生态环保公益中心联合举办“保护长江生态 留住江豚微笑”活动,30余名志愿者一起跟着江豚踪迹,深入了解江豚保护区的巡护工作,探寻宜昌长江生态保护之道。

图片


点击视频查看活动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在长江宜昌段渔政码头,宜昌渔政监察支队副支队长莫宏源向大家介绍收缴的捕鱼网具、地笼等各类捕鱼工具,重点讲解这些工具对江豚、中华鲟等长江各类生物的危害。


图片

图片


随后,大家乘船前往宜昌中华鲟保护区葛洲坝、胭脂坝江段,一起寻找“长江精灵”的身影。


图片


宜昌渔政工作人员说,

邂逅江豚需要看缘分、碰运气!

顺江探寻一个多小时

可惜,江豚并没有出现!


图片


在胭脂坝江段,55岁的江豚巡护员谢顺友拿出手机,向记者介绍“江豚管家”APP ,巡护中,一旦发现江豚踪迹。通过“江豚管家”APP,拍照、记录江豚出现地点、出水次数和出水头数等相关数据。


图片


“以前靠打渔为生,现在成为一名巡护员,是为了让子孙后代能在家门口看到江豚、中华鲟。”谢顺友笑着说。


接着,大家来到了宜昌市中华鲟救治中心,走进中华鲟子一代、胭脂鱼蓄养车间。在标本展览车间,巨大的中华鲟标本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通过讲解员的介绍,大家进一步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对鱼类的重要性。


图片

图片

图片
新闻多一点


为保护这群可爱的“微笑天使”,2018年7月12日,江豚保护协助巡护宜昌示范点成立,巡护范围为葛洲坝以下30公里水域,该水域是宜昌中华鲟保护区核心区,也是江豚最集中的活动区域之一,现已探明至少有17头以上的江豚种群。


图片


宜昌江豚保护

由阿拉善基金会于7月1日成立,12日正式授牌的新建生态自然保护区。稻草圈圈受阿拉善SEE湖北项目中心委托、联合宜昌中华鲟保护区共同启动了宜昌社会化拯救江豚项目。


通过保护江豚以点带面,保护长江生态环境。项目通过资助渔民转产专业成为护渔人,保护宜昌江段生态环境,打击非法捕捞。 


宜昌江豚协助巡护队

从2018年1月1日起,宜昌中华鲟保护区全面禁捕,区内从事捕捞作业的渔民全部转产安置。


同年6月,宜昌组建江豚协助巡护队,6名自愿退出渔业捕捞的渔民成为江豚协助巡护员,他们放下渔具,接过聘书,从“捕鱼者”变为“护豚人”。 


江豚被视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指标生物”,它们的频繁出现,是宜昌实施长江生态环境修复、着力推动绿色发展的最新例证。


 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努力,

保护生态,保护江豚,

让江豚的一抹微笑永远留住! 


图片

来源 | 三峡日报微信

图片 |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杨舒然

文字 |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姚晓浪

视频 | 刘振华

编辑 | 傲圈


图片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修改于2019年04月12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三峡日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