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老年思维”  发展银发经济

2024-03-08 18:05 来源:三峡宜昌网  编辑:肖雨琴  审核:李懋

3月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加强城乡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补短板力度,加强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大力发展银发经济。这是自1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以来,银发经济再度荣登热榜,引发广泛关注。

银发经济是指为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意见》共提出4个方面26项举措,覆盖范围包含老年人衣食住行、养老照护与健康管理等诸多方面。

如何发展银发经济,疏通发展的堵点、难点,是未来需长期谈论和探索的话题。但银发经济发展的初心和最终目的是解决老年群体“急难愁盼”问题,而要真正实现这一点首先我们要学会养成“老年思维”。

养成“老年思维”,要从观念上重新认知老龄社会。2023年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到2.97亿人,占总人口的21.1%,而随着“60后”“70后”群体逐渐步入老年,相对于过去传统观念普遍认为老年人收入低、消费能力差、需要抚养,老龄社会早已产生了新的变化。“60后”“70后”的消费观念相对比较现代,消费水平也较高,他们有条件追求较好的生活,也希望拥有高质量的老年生活,这便导致不同于以往的老年经济,银发经济覆盖面广,从老年人自身需要的老年用品、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康复辅助器具,到抗衰老、养老金融和老年旅游等高品质服务,再到全社会适老化改造,都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同时,我们也要充分看到老龄人群为社会做过的较大贡献,充分接纳老年人的特殊生理和心理特征,消除对老龄群体的歧视。积极地看待老年人生活,重新认知老龄社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选课题,也是我们每个人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养成“老年思维”,要坚持需求侧改善消费环境。在公共设施、商品、服务等设计之初,应预先考虑老年人是否适用、是否方便,从老人需求出发,营造良好消费环境。一是满足衣食住行基本需求。我国银发经济发展目前尚处于发展起步阶段,公共设施适老化滞后、专业养护人才缺口大等堵点依旧存在,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完善养老照护服务、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优化老年健康服务、发展社区便民服务等老年人急需的高频服务发展迫在眉睫。二是满足个性化的高层次需求。强化老年用品创新、打造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丰富发展养老金融产品、拓展旅游服务业态,以高品质服务保障高质量晚年生活。三是满足“预备于老”的需求。银发经济不仅包括“老年阶段的老龄经济”,还包括“未老阶段的备老经济”,在未老阶段进行物质和财富储备、健康管理,在老年阶段才能更好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有。

养成“老年思维”,要解决供给侧发力不足问题。发展银发经济,要摈弃从老人身上挖金的不良思想,懂得从供给侧发力,消除老人花钱也买不来服务的窘境,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促进事业产业协同,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从加大优质老年用品供给、拓宽消费供给渠道、培育银发经济经营主体等多方面加快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

从适老化上思考银发经济的发展,养成“老年思维”,才能处理好民生事业和产业的关系。从老人需求出发,解决好老人吃饭、看病等关键小事,满足智慧养老、养老金融等个性化的高层次需求,让老人生活不止于养老,更步入享老乐老,让银发产业形成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培育一批高精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产业。

作者:西陵区民政局 谭子桂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三峡宜昌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