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猪文化节里感受文化发展澎湃活力

2024-01-10 18:01 来源:三峡宜昌网  编辑:肖雨琴  审核:熊鹏

岁末年终,年味渐浓。近年来,吃年猪的文化习俗再次进入大众视野,从点军区落步淌到夷陵区三斗坪,从车溪梦里老家到宜都青林古镇,百人千人年猪文化节渐次举行,不仅仅是在宜昌,年猪文化节在成都、广州、重庆等地也全面铺开,成为年关一项重要的文化活动。人们在年猪节里品尝美食、畅游乡村、观看表演,激发出节日文化的澎湃活力。

年猪文化节的兴起是人们寻找乡愁,喜庆丰收的一种方式,也是传承民俗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一种表达。中国人吃年猪的习俗由来已久,南宋陆游有诗云:“釜粥芬香饷邻父,阑猪丰脂祭家神”,并自注“蜀人豢猪供祭,谓之岁猪”。在中国农耕文明影响下,养猪遂成传统,年猪越大越肥越好,因为这是对一年付出的回馈,也是一家勤劳家风的反映,而围绕年猪,不仅有制香肠、蒸扣肉等饮食文化,还凝结喜获丰收、家人团聚等美好寓意,可以说,年猪是乡土中国最具仪式感的春节记忆。但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吃年猪的习俗离我们越来越远,身居城镇的我们会想念家乡的“味道”,而年猪文化节就像是一个通向童年时代的时光通道,让我们再次感受到儿时年猪宴席上的热气飘腾、烹羊宰猪的邻里互助和家人围炉的灯火可亲,不免从心底升起一股暖意,它治愈了乡愁,滋养出感恩,成为一股正能量。

文旅融出新天地,且以节日惠乐民。通过举办年猪节活动,推动文化、旅游和农业深度融合,在旅游发展由“卖山水”向“卖文化”“卖体验”转变上又迈进一步,从这个层面上看,年猪节的意义远不止一场舌尖上的狂欢,还是一场乡土文化派对,一次深度体验旅行和消费振兴契机。传统的年猪节本是主吃的习俗和一家的喜悦,“回归”之后的年猪节成为多元的体验和全民的狂欢,年猪节与非遗表演、文艺演出结合,与市集赶集、民俗体验联动,在群众体育、烟花篝火和书法弈棋等活动的加持下,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仅成为大众偏爱的新型旅游方式,也以文化消费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年猪文化节俨然成为一个乡村振兴的大舞台。

文化因赓续而繁荣昌盛,传统因创新而历久弥新。毋庸置疑,年猪文化节的当红爆火是守正创新、推陈出新的结果,正是因为把握住了年猪与丰收,与团圆,与春节的深层次关系,才牢牢地守住了文化的根基,博得了大众欢喜。不仅仅是在乡村舞台,年猪文化节从农村延伸到社区,从景区拓展至社会,从与文化节结缘到以冰雪节、音乐节和年货节为媒,引发一系列触媒效应,都是年猪节创新出新的一个缩影。但无论目前年猪节流量多么高,我们均应理性看待,因为任何新的事物若不紧跟时代前进大潮,均会被淘汰,为此,应坚持守正创新主方向,牢牢扎根中华优秀文化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实践,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向,方能将“网红”变“长红”。

年猪节根植于中华优秀文化,汲取人民所需,反映时代之变,探索出文化传承发展与大众休闲娱乐相得益彰的新路子,期待在未来,年猪文化节能以更为出彩的表现形式、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更为强烈的情感归属不断激发出强劲动能。

作者:秭归县茅坪镇银杏沱村 王佳峰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三峡宜昌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