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之光照亮典范之城

2023-12-07 09:29 来源:三峡宜昌网  编辑:肖雨琴  审核:金睿

在这个处处跳跃着丰收的音符、吟唱着幸福的欢歌的季节,迎着人们热切的期盼,第四届宜昌艺术节开幕式“为人民放歌”在宜昌剧院盛大举行。这无疑是宜昌献给一直以来关注她、支持她、奉献她的人们的一份厚礼,更是以盛会的形式让世界听到更多宜昌声音、看到宜昌快速发展的艺术表达。这场“艺术的盛会”,必将以熠熠生辉的人民之光照亮宜昌这座强劲发展的典范之城。

接下来的20多天,《峡江号子声》《青龙偃月》《秭归印象》等13部实景剧、歌舞剧、话剧将相继上演。“宜昌文华奖”“宜昌群星奖”将开展舞蹈、戏曲、音乐类节目专场评选和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评选系列专题展览。无论是反映秭归习俗的歌舞诗《秭归印象》,还是体现五峰茶乡风情的歌舞《布山那乡情》,无论是国韵大戏台专场、新年动漫视听音乐会、还是快乐元旦喜剧专场等群众才艺展示活动,都散发出浓浓的“群众”味。大型实景剧《峡江号子声》更是随着老船工拖长的音调,高亢激昂的船工号子划破夜空,将观众带入“峡谷往事”。这些来自宜昌各地,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文艺节目,体现了独特的生命张力,完美演绎“人民的节日”内涵。

人民是艺术的“创作者”,更是艺术的“剧中人”,唯有走进人民群众,以人民群众为文化艺术的土壤,才能创作出人民喜爱、广泛流传的艺术作品。反过来,这样的艺术作品才能滋养人的灵魂,丰盈其精神,引领人们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对梦想的执着,勇敢跨越一切障碍,去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实现“艺术来自人民,艺术惠及人民”的双向奔赴。譬如,70多年前延安文艺座谈会后,能涌现出《小二黑结婚》《兄妹开荒》《白毛女》等一大批经典作品,其根源就在于大批文艺工作者真正走进乡村、扎根基层,从“手是黑的、脚上有牛粪”的工农兵大众中挖掘艺术资源,汲取创作营养。在70多年后的今天,土家风情歌舞《一支山歌飞出岩》、音乐剧《峡江绣娘》等一个个优秀的艺术作品,正是从人民安居乐业的黑土地走来,散发着泥土的芬芳,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登上第四届宜昌艺术节的舞台,走进大众视野,被更多的人看见和喜爱。这也是宜昌这座典范之城坚持文化自信的重要表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样,宜昌打造典范之城,文化的地位更加不可撼动,文艺的作用更加不可替代。典范之城的要义,根本在于人民安居乐业,以文化打底,以文化人,凝聚宜昌人民高质量发展的精气神,在擦亮“中国诗歌之城”“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国家节水型城市”“中国气候宜人城市”等名片的基础上,将“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打造世界级宜昌”的历史使命变成现实。要实现这样的梦想,文艺工作者就应该主动担责,闻令而动,应时而为,坚持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保持为人民创作的热忱,坚守为民创作的情怀,砺炼责任和担当,锤炼意志和品格,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创作出更多的深受人民大众喜爱的文艺作品,引导人民区分善恶,辨别美丑,涤荡心灵,把社会各阶层人士凝聚在一起,激发出前所未有的动力,主动为宜昌高质量发展献力,共同谱写典范之城新篇章。

“立足大保护,瞄准世界级,高站位对标、高起点谋划、高效率推进、高质量落实。”“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世界级宜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宜昌打造典范城市的蓝图已经绘就,第四届宜昌艺术节更是从文艺的层面注入了新鲜活力和强大动力,表达了宜昌持续发展、融入世界的决心和诚意。作为湖北省最早创办的市级艺术节,已深耕艺术创作10年,以节会出精品,以精品育人才,让文化艺术扮靓宜昌城市气质,融入宜昌发展血脉,展现着宜昌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记录着宜昌文化人与时代同行,为人民抒写的奋进足迹。岁月更迭,初心不改,宜昌艺术节吹响了再出发的号角。我们祝愿第四届宜昌艺术节圆满成功,更期待在人民之光照耀下的典范之城百花齐放,春色满园,万众一心,人民富强。

作者:兴山县特殊教育学校 胡平先

特别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三峡宜昌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