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电信诈骗,守住群众钱袋子

2021-11-03 16:25 来源:三峡宜昌网  编辑:覃江云  审核:肖雨琴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严峻,已经成为当前发案高、损失大、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犯罪。10月26日,公安部在新闻发布会上通报,截至今年9月,全国共紧急止付电信网络诈骗涉案资金2770亿元。

近年来,全国公安机关持续组织开展“长城”“云剑”“断卡”“断流”等专案行动,全国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6.2万起,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连续4个月实现同比下降。随着反诈骗打击力度和宣传力度的加大,电信网络诈骗发生率虽有所下降,但每年全国还是有大批群众被掏空了“钱袋子”。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只有找准病根,才能对症下药。

新型网络手段“加持”让电信诈骗防不胜防,从原来的线下开设金融皮包公司非法集资到现在的“贷款诈骗”“刷单诈骗”,不少犯罪分子早已转战网络中的灰色产业链,企图在“天网恢恢”中博取一线“生机”。他们利用新型电信网络技术手段,通过非法获取个人信息、“跑分”洗钱平台等网络黑灰产业交易,大力鼓吹小投资、大收益实施精准诈骗,通过组织化、链条化运作,让群众放松警惕掉入诈骗圈套防。

大多数群众认为自己有一定生活经验,自信认为面对新型电信诈骗也能从容应对,殊不知在手机App过度收集个人信息、“霸王条款”“大数据杀熟”“应用窃听”等风险中个人信息安全岌岌可危,再辅以“精准定制”的新型电信诈骗的套路中稍有不慎就会痛失钱财。在国家反诈中心App中,对诈骗类型主要分为12大类: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冒充公检法及政府机关类;刷单返利类;贷款、代办信用卡类;冒充军警购物诈骗;杀猪盘;虚假购物、服务类;网络婚恋、交友类(非杀猪盘);虚假征信类;冒充领导、熟人类;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类;其他类型诈骗。面对如此之多的“花式诈骗套路”,个人如果信息安全保护意识不强,认为诈骗案离自己生活圈子很远,在泄露了个人信息以后又不具备反诈骗能力,非常容易中招。

然而,目前以社区为主阵地的反诈宣传效果并不理想。从宣传形式和内容上来看,当前的社区“反诈宣传”以“发放宣传单”“入户宣传”“举办宣讲会”为主,宣传内容也多是“说教式”为主。据统计,不少诈骗案里受害群众都表示在社区看到过“反诈宣传”,也接触过“反诈入户宣传”,但却仍然不能有效甄别落入诈骗陷阱,这说明防电信诈骗宣传并未“入脑入心”。有的群众仅是接受反诈骗资料,却并未认真学习,有的群众不知道何为“刷单”、何为“杀猪盘”等常见套路,这样的模式仅仅只是完成了传播过程,至于传播效果并不理想。

在国家公安机关抓“金主”、铲窝点、打平台、断资金,重拳出击打击电诈,守护群众钱袋子之外,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

政府主导强化预警预阻。我国首部专门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系统性、综合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11月1日起正式实施,在法律层面上贯彻“网络安全为人民”的思想,让反电诈执法有了更加明确的法律依据。一方面,要促进政企合作不断提升电信技术反制能力,强化网络大数据监测研判,借助企业自身程序和核心算法的优势,加强算法监管,从平台源头掐断网络灰色产业链,在源头减少诈骗案件发生。另一方面,要加强政府监管、规范网络电信行业发展,加强对各级电信网络平台及企业的监测监管,企业信息收集不得超出范围。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收集个人信息的范围,应当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有直接关联,不能超出这个必要的范围,收集用户的敏感个人信息时,应当经过用户的同意。

创新宣传内容和形式。一方面,宣传内容除了“说教”外,更应该丰富典型诈骗的“机制”“原理”,才能够面对不断翻新和变化的诈骗套路“举一反三”,以不变应万变。公安机关在开展反电诈工作中,除了以社区为主要宣传阵地外,更应将反电诈工作做到“八小时”以内,与企业、单位、社会组织通力合作,开展好“七进”活动(进企业、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公共场所);另一方面,利用好各级网络宣传媒体平台,尤其是快手、抖音等下沉用户的社交软件。目前,国家反诈App已经通过快手、抖音等短视频软件以直播、连麦等形式将相关信息和防范方法推广开来。近期,反诈警官老陈通过在抖音平台上和主播连线的方式进行防诈骗宣传火遍全网,“我是反诈主播,你是什么主播?”让众多流量主播共同参与反电诈宣传,形成了一股反诈合力。

提升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在信息时代,个人信息保护已成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个人信息保护长期以来都是薄弱环节,光靠政府、靠机构保护是一方面,只有每个公民都提升个人信息保护素养,才能从源头上筑牢反电诈“防火墙”。在每次下载APP或者授权个人信息使用时,要仔细浏览隐私政策条款;在接到带有链接的信息时不要轻易点击;接到自称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电话不要慌神,坚决不暴露自己的身份信息和银行账号密码……只要不贪便宜不妄想,不被诱惑迷惑了双眼,也不要被畏怯牵绊了双脚,急事冷静处理及时报警就能避免上当受骗。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任重道远,不在一朝一夕,需要润物细无声,社会在向前发展,诈骗的手段也在不断进步。我们只有提高警惕,不断加强对新型诈骗的认识、了解,构建安全信任的数字社会,让人们既享受数字生活的便利快捷,也能够守住自己的“钱袋子”。

作者:宜昌高新区北苑街办 袁蓓蓓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