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落实对口支援资金1400亿元

2020-11-27 10:18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廖全  审核:刘小凡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艾红霞 通讯员 刘珈陵 王海军

三峡工程,举世瞩目。对口支援,情满峡江。

1992年到2020年,放眼我省三峡库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一切,得益于全国各地的倾情援助——1992年,国务院号召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截至2019年底,我省三峡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共落实对口支援资金1409.2亿元。

脱贫致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27倍

“马上就着手建工厂,争取到明年10月柑橘丰收时投产。”11月26日,与宜昌市夷陵区签约后,青岛拓鸣新材料公司总经理金玉浩兴奋地说。

借力“支洽会”这个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的平台,公司携环保纳米高分子新材料石塑包装箱项目而来。

他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石塑包装箱不同于一般的瓦楞纸箱,不仅锁水保鲜,还能抗压减震、防腐防潮,非常适合生鲜水果的长途运输,“夷陵区年产300万吨柑橘,需求量大。”

工厂建成后可提供200个岗位,让库区农民在家门口就业。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28年来,全国对口支援省市支援之手一直不松,帮助库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移民增收致富。

由武汉市政建设集团、中铁大桥局与秭归县合作筹建的秭归长江公路大桥,让天堑变通途;湖南省和大连市支持建设的兴山县新县城,被住建部评为最宜居城市;市民广场、医院、图书馆等一批公益项目相继在三峡库区落成。

结合库区资源禀赋,江苏省协助引进国际先进栽培技术,帮助培育秭归名特优产品科技示范园,推动秭归脐橙精品化、规模化、基地化种植;常州露源生态茶叶有限公司落户秭归,投资1200万元建成350亩核心示范园和100亩白茶种苗繁育基地,并与浙商共同投资5800万元打造2000亩“黄金玉”白茶示范园,带动周边500户1250名移民致富。

截至2019年底,我省三峡库区一区三县,农村和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693元和30431元,分别是1992年的27倍和55倍。

产业升级:百余名优产品项目涌向库区

“湖北均瑶大健康饮品股份有限公司,20年前支援三峡库区落户宜昌,于今年8月成功上市。”

“湖北戈碧迦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2.14亿元,年产8000万件车灯透镜。”

11月26日,在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成果展区,一个个生动的支持故事让参会代表停下脚步,一边拍照,一边记录,“真没想到,库区聚集了这么多优势产业。”

28年间,我省三峡库区和不同地区通过举办一系列对口支援经贸洽谈活动,不仅让三峡库区优质特色产品源源不断走出去,一大批名优企业和名牌产品也落户三峡库区。

“对口支援省市高度重视库区造血功能。”宜昌市三峡工委办公室主任夏家刚介绍,通过对口支援,娃哈哈集团、均瑶集团、爱登堡电梯、嘉源食品等一大批名优企业先后扎根宜昌。

省水利厅三峡工程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我省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共引进100多个名优产品项目,食品饮料加工、纺织服饰加工、机电、化工医药、旅游物流等一批支柱产业发展壮大,有力促进了库区产业结构调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是所有对口支援省市的共识。

“推进清洁能源应用,促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11月26日,与秭归县签约水运应用LNG码头工程项目后,中旖控投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国梁说,计划明年10月投用。

曹国梁告诉记者,项目一期计划年加气量3.1万吨,通过对船舶“油改气”,不仅可以深入治理船舶污染,还能为船主每年节约25%至30%的成本。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