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啄”开致富门

2020-04-26 07:16  编辑:王林  审核:闵娜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张宇新 通讯员 钟建华

4月中旬的一天,记者来到了兴山县昭君镇滩坪村一组养鸡户李德军家。

李德军的鸡舍就在屋后,但里面却没有一只鸡。“去年身体不好,只养了800多只,年前就卖空了!”李德军看出了记者的疑惑,笑道:“今年因为疫情影响,购买鸡苗的时间晚了一些,前不久我找村里又订了几百只,等鸡苗到了又要开始忙了。”

1957年出生的李德军小时候右腿得了骨髓炎,由于家里没钱治疗落下了残疾。2013年,他家被纳入贫困户。

虽然身有残疾,但他并不气馁。2015年初,他和妻子商量后,决定试着养鸡。

在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干部的帮助下,李德军获得了6万元的贴息贷款,建起了100多平方米的鸡舍。他又从网上购买了一台小型孵化机,找村民收购土鸡蛋自己孵化。

“那时候没啥技术,吃了不少亏!”李德军说,“第一次我收购了260多个蛋,可孵化出来的不到40只。”

第一次的失败让他知道了技术的重要性。他买来有关养殖技术的书籍和光盘,在家自己琢磨起来。第二次,近300个鸡蛋孵出了200多只小鸡,这让他高兴不已。到年底时,他养殖的土鸡发展到2000只,当年土鸡和鸡蛋的销售收入达到了8万多元,顺利还上了贷款。

第二年,李德军又将原来的鸡舍进行了改造,扩大了养殖规模,他也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积累了许多养鸡经验。

养鸡产业发展起来了,销路怎么样呢?李德军说:“我家的鸡平时都在屋后的山坡上放养,吃的是虫子、玉米和蔬菜叶子,养出来的都是原生态鸡,再加上驻村工作队帮我宣传,销路一直不错,基本上都是别人上门来收购!”

2017年,他被评为了昭君镇脱贫致富示范户。和妻子商量后,他主动向村里递交了退出贫困户的申请。“以前家里经济条件差,精准扶贫让我看到了美好的未来,政府也帮我们渡过了难关。现在条件好了,主动退出也是应该的,我们要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

“去年虽然养的鸡少了,但家里有两头猪,政府还给我安排了公路保洁的公益岗位,一年下来收入也有五六万。”说起今年的打算,李德军眉开眼笑地说:“今年养鸡的规模会小点,主要以卖鸡苗为主。我准备再买个大型孵化器,一次可以孵化1000多只,卖鸡苗的收入也不错,人还能轻松不少呢!”

记者手记:

李德军虽然身有残疾,但没有失去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精准扶贫开展以来,在政府和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他积极发展养鸡产业,成为远近闻名的养鸡大户,并逐渐摆脱贫困。2017年,他主动递交了退出贫困户的申请。“现在条件好了,主动退出也是应该的,我们要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朴素的话语,映射出他对精准扶贫政策的感谢,对政府和扶贫工作队的感谢,也映射出他身残志坚奔富路的决心。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