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蜕变致富带头人,第一时间还清父母的历史欠款 王桥:信义人生更出彩

2023-06-09 17:27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罗丹燕  审核:肖雨琴

“做人不能忘本,更不能不讲信义。村干部和驻村帮扶干部给了我很大帮助,没有党的好政策,我也不会这么快就脱贫致富,手里有了钱就要把差公家的钱还上。”5月29日下午,当阳市坝陵街道群华村,脱贫户王桥对前来走访的村党支部书记许洁华和村干部说。

这几年,依靠种植蔬菜养殖肉牛,王桥的日子是越来越红火。如今,他已从当年的贫困户蜕变成了当地的脱贫致富带头人。在许洁华他们看来,王桥不仅勤劳踏实,还是村里的守信义代表。

2015年,王桥一家三口住在一间低矮破旧的老房子里,妻子体弱多病,常年针药不断,儿子正在河南上大学,经济压力大。家庭开支全靠王桥一人种几亩薄田维持,收入入不敷出,生活十分艰难。当年,王桥家被纳入精准扶贫对象。

2016年,在当阳市政协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积极争取下,通过易地搬迁政策为其新建房屋75平方米,一家人搬进了新居,儿子也于2015年6月从河南科技大学毕业,进入社会开始工作,生活终于看到了希望。同时,在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通过多次走访调研,研究制定帮扶计划,王桥和妻子重拾信心,决定靠种植蔬菜和发展养殖牲畜产业来脱贫致富。“虽然我们家条件艰苦,但决不能等、靠、要。”

王桥不甘当“伸手户”,他们夫妻俩每天起早贪黑辛勤劳作,一边在外打工,一边承包30多亩土地,自建蔬菜大棚1亩,还开始尝试起肉牛养殖。起初,因为不懂技术,不管是种菜还是养牛,王桥都走了很多“弯路”。驻村帮扶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第一时间请来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养牛棚里对他进行指导,王桥虚心学习,除了请教技术人员外,他还主动到隔壁群益村学习莴笋种植技术,去周边养牛户家观摩学习科学管理模式。

自2017年开始,连续四年,他家享受产业扶贫政策资金累计达13520元。一笔笔扶贫资金,不仅为王桥带来了“致富活水”,更让一颗感恩诚信的“种子”在他心中扎下深根。

“只有把产业做好,才对得起大家的帮助和这么好的政策,才能有能力和底气还清这么多年家里的欠款。”皮肤黝黑的王桥眼里透着坚毅的光。几年时间里,王桥家的种养殖产业越做越大,养牛规模从2017年起初的2头发展到今年的40多头,除种植传统粮油作物20多亩外,还发展蔬菜种植7亩,产业兴旺为他家带来了稳定的收入。“去年效益还可以,不算存栏的几十头牛,卖了3头黄牛加上蔬菜收入,还结余6万多元。”

站在牛栏里的王桥一边倒着饲料一边介绍情况,欣喜之情溢于言表。现在,老婆的身体日益好转了,儿子也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在武汉一家科技公司上班,月收入过万元,家里的日子是越过越红火了。

最让大家感到意外的是,今年3月,王桥在地里的莴笋卖完后的第二天,就同妻子一道骑着摩托车来到村委会,主动要求归还了上世纪90年代其父母在世时以及他家拖欠村里的8千多元历史欠款。现如今,王桥不仅还清了所有债务,还实现了脱贫致富。因掌握有一定的蔬菜种植技术,邻里乡亲一遇到种植难题马上想到王桥,他也从不推脱,主动到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他说:“扶贫政策让我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我要继续搞好家庭生产,尽自己所能帮助到更多的人。”(记者 尤蔓 通讯员 林萱)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