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河治理:鱼翔鸟亲

2021-06-15 06:17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李敏  审核:刘小凡

双河堰鱼道,鱼类“爬楼梯”回家。三峡日报通讯员 陈光文 摄

远安双河堰,沮河和鹿苑河的交汇点。

这里是远安水系连通试点项目的一个施工现场。6月7日上午,左岸7级跌水鱼道似梯田向下递进,流水潺潺,颇有“重重叠叠山,叮叮咚咚泉”的诗意。

据了解,在该项目中,沮河干流及支流上有13处这样的生态鱼道,基本打通了鱼类洄游产卵的“回家之路”,总投资近2000万元。

远安县水利局局长许和明说,沮河修复坚持以生态视野构筑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用系统的观念、生态的手法,精心精细实施,实现人水合一。

鱼类爬楼梯“回家”

左岸是鱼道,右岸是导流渠,中间是“漫水坝”。一道拦河堰让沮河“兵分三路”。

远安县水系连通试点项目现场负责人余哲说,拦河堰主要是通过抬高水位形成一定的水面景观,同时将部分水源分流至导流渠,灌溉下游2600多亩农田。

7级鱼道每一级落差约20厘米,爬楼梯成为鱼类洄游的规定动作。

余哲说,为了保护沮河中的鱼类,他们请来了水产专家,同时查阅了大量资料,根据过坝鱼类的种类、习性、溯游能力等,精准确定了鱼道的技术参数,尽量“鱼性化”。在这次修复工程中,沮河拦水堰鱼道设置比例百分百,为鱼类提供了充足的洄游空间。

任德华退休前任远安县农业局水产股股长,从事水产工作43年。他说,鱼道将帮助沮河中的南方马口、野生鲫鱼等洄游产卵。同时在局部形成较大的水流,刺激部分鱼类产卵。

“这是宜昌首次在河道治理项目中尝试建设鱼类洄游通道,”宜昌市水利技术推广服务站站长曾凡荣说。

桥上桥下两种模式

龙潭河是沮河的支流。以龙潭河大桥为界,两种治理模式形成了对比。

大桥上游,浆砌挡墙形成了近3米的陡坎,河道经过改造较为顺直;大桥下游,河道随弯就势,深潭浅滩交错,缓流湍流相间,岸边的雷诺护垫(铁丝网装着大石头)上已长出了草,与河道混为一体。

曾凡荣说,浆砌挡墙等硬质护坡是之前河道治理常见的手法,穿透性弱,隔断了河流与两岸河漫滩的横向连通,过高的硬质护坡还对河道生态产生胁迫效应,不利于人类、野生动物亲水、栖息。近几年来,治水方案更注重保留河流平面形态的蜿蜒性和横向断面形态的多样性,更有利于维持河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站在龙潭河大桥上,余哲说,在这个区域他们种植了桃、樱桃、李子等树苗1200多棵,这些树的果实不采摘,专为鸟类准备。

沿沮河往上,旧县镇安鹿村邹家岗。每年冬季,中华秋沙鸭都会飞来越冬。这种鸟被誉为鸟类中的大熊猫。为了不打扰它们,该河段修复工程从去年12月底停工,直到今年4月天气转暖才复工。

由线到面提升环境功能

沮河是远安人民的母亲河,流域人口占全县四分之三。长期以来,沮河存在部分河道淤积严重、河流水体连通性差、水生态环境破坏较重、水源涵养能力不足等问题,亟需通过系统治理补齐生态短板。

2020年10月15日,远安县水系连通试点项目启动。远安县水利局局长许和明说,这个项目不仅是一个线性工程,更是面状工程,通过生态治理,进一步提升乡村环境功能。同时以生态为基底,重新对沮河及周边要素统筹考量,与产业发展结合,实现沮河沿岸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在花林寺镇、旧县镇等河段,与沮河伴行的防汛应急通道,建设将一步到位,集巡河道路、交通干道、旅游道路于一体。未来,远安田野马拉松就将沿着沮河奔跑。

在洋坪镇三板村,沮河在这里拐了一个大弯,滋养着远安瓦仓大米的核心产区。芦苇荡、步游道、烧烤营地正在建设,为乡村旅游发展留下后手。(记者 万龙云 通讯员 熊先春)

记者手记

踏访沮河之前,这个项目还有一个吸引我们的点:诗意。

在项目实施方案中,我们看到了不少诗句和民谣。如沮河上有一个百年拦河堰,治理效果这样写:跌水惊醒沉睡的泥土,古堰横卧,聆听田间锄头的交接,沮河之水波光荡漾,见证历史的传承。

项目中的关键地点也赋予了诗意的名字。如双河堰被命名为双河听莺;三板村芦苇荡被命名为曲水流芳……

诗意代表了修复治理的精雕细琢;诗意契合了“诗画远安”的城市内涵;诗意更体现了创新治理的系统思维。

热点专题